请欣赏恩师的文章(精选7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恩师的文章1:忆恩师
文/冯双民
我的恩师吕勉老师走了。惊闻噩耗,我顿觉五雷轰顶,撕胆裂肺!恩师的音容笑貌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泪水霎时模糊了双眼。
我沉重地坐到办公桌前,铺开稿纸,将万千真情倾注笔端,从恩师教授我的浩如烟海的辞藻中,择文拟句三十字,洒泪书写,并嘱托合阳的朋友,以芝川中学高七七级全体同学的名义,做一长十米的金丝绒挽帐,借以寄托大家对恩师的无限哀思:
泪蒙蒙,桃李遍韩原,黄河呜咽忆教诲;情殷殷,德范薄云天,梁山低首铭师恩。
恩师吕老先生是我芝川中学的语文老师,也是我茫茫人生受益最大的事业导师和指路明灯。
他,三尺讲台,兢兢业业,润物无声,犹如春蚕丝绵绵;
他,学识似海,经纶满腹,博闻强记,堪为同行“活字典”;
他,解疑释惑,传道授业,桃李芬芳,累累硕果遍韩原;
他,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耄耋春秋,蜡炬成灰泪始干。
每当我在司马迁祠为客人讲起《史记》全书结构时,犹如师魂附体,就会像当年恩师给我们授课一样,向左侧扬起头颅,侃侃而谈:《史记》共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还有恩师给我们讲杜甫的“三吏三别”时,总是掰着手指,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当介绍“唐宋八大家”时,他更是编排有序,让我们好记易懂: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
恩师还是闻名韩城教育界的“成语词典”。我们向他请教成语,不用翻书,他就能从出典来源到词语含义,从古典原旨到现代引申,从传承变化到褒贬反转,认真剖析,透彻讲解。他讲授课文,更是妙语连珠,诙谐幽默。恩师经常最爱讲的“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恹恹欲睡”;上课,你是“充耳不闻”;提问,你是“膛目结舌”;课堂交流,你是“呆若木鸡”;高考应试,你“自作主张”“直抒胸臆”:小子本无才,老子逼上来;白卷交上去,零分拿下来……这些精彩的片段,就在毕业已四十多年的今天,我们这些昔日的学子,仍然觉得历历在目、耳熟能详。
由于我酷爱阅读,挚爱文学,恩师对我更是偏爱有加。经常把我叫到办公室,面对面给我批改作业。这更激发了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整个高中阶段以及大荔师范求学期间,作文都是我的强项。而这一强项,使我终生受益。参加工作近四十年来,尝试创作的一些诗词、对联、牌匾、戏剧、歌曲、散文等,莫不是恩师悉心教导的结果。在为人处事、勤勉工作、爱岗敬业等方面,他也给了我孜孜不倦的教诲。我也正是按照恩师的言传身教,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工作岗位。
我和恩师见面不多,但师生情谊醇厚绵长。2005年10月,我把恩师和师娘接到合阳,游览了秀美神奇的洽川湿地,并给恩师、师娘汇报了在合期间的工作情况。利用当时工作上的便利,把恩师在洽川景区活动的点点滴滴详细记录,利用晚上刻成光盘、洗成照片,第二天早上,交到他老人家手中。恩师爱不释手,戴上花镜反复比看。并对我临场出题,当面考试,要我即景写一首诗给他留作纪念。我当时头脑发蒙,压力山大,冲口而出:“吕老师,我怎敢在您老人家面前班门弄斧!”恩师说:“古人讲,五年、六月、七日、八时,我已年过八旬,已是按时辰计算生命的垂垂老人了,咱们师生还能再见几回面啊!此时你写的只言片语,老师都会珍藏于心。”听了这话,我一阵心酸。望着已满头稀疏白发、沧桑慈祥的恩师,觉得应之虽然有愧,但却之更加不恭!只好一边说老师身体硬朗,宅心仁厚,一定能健康长寿,期颐过百等祝福的话,一边搜索枯肠、穷尽腹中之墨水,大脑高速运转、思考着如何用更加合适的字词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恍惚间,我和恩师合影照身后波光粼粼的处女泉水,激发了我的灵感——“处女泉水深千尺,不及老师桃李情”,一幅多么美妙的画卷啊!于是挥笔在合影的背面,写下了一首四言绝句:瀵泉虽深,难及师恩;师生情谊,至善至真!老师为鼓励我连声夸赞,并开玩笑说,今天考试,圆满结束,他给我打满分。
恩师还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教育学生到老的典范。2006年农历二月初八,他专门致信于我,对我撰写的《用诗经文化打造洽川靓丽旅游品牌》一文作了认真的点评和修改,并嘱咐我要勇于大胆创新,努力逐步实施。我返回韩城工作后,第一时间就去恩师芝阳贺龙老家,看望了他。恩师还翻出当年在洽川旅游的照片让我看,告诉我他已经从报纸上看到我回韩任职的消息,并不断询问、关心我的工作情况和家庭生活。还为我们一干同学背诵唐诗宋词、《出师表》等名篇名句。
今天再来贺龙,但已物是人非:欲见尊容空有泪,徒唤师长渺无音!恩师走了,但他慈眉善目、谈吐儒雅、笑容可掬、和善可亲的音容笑貌,永远定格在了我们的心中。他留给我们的思想营养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去实践、去体验。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不忘师恩,铭记教诲,在各自工作的岗位上继续奔跑奋斗,发光发热,无私奉献,以新的工作成绩告慰恩师在天之灵!
敬爱的吕老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鹤驾蓬莱,您,一路走好!
恩师的文章2:如果还有来生
文/林子树
(一) 怀念恩师
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梦到你了,已经不记得多少个日夜思念充满脑海,只是阴阳两隔了,那熟悉的声音,那美丽的音容相貌怎么也挥之不去,记得你说等我出息了去看你,可是直到你悄然离去,我都不曾出现,你可知那份自责已经灌满心田,你可知那份后悔已经蔓延我整个人生。
不是我不去看你,你的一句出息了给了我太多的无奈,原本以为自己上了个重点大学,能够很好的找份工作,可是现实却把我逼上了绝境,你从未问起我毕业的情况,也从没跟我提起过你的病情,你知道吗?你教了我小学五年,却影响了我的一生。
怎么也忘不掉那熟透的枣子,怎么也挥不去那馋嘴的样子,是谁背着我们弯腰捡起坏的枣子,又是谁在我们不曾注意的时候把它放入嘴中,你的好被无情的放大,你佝偻的背影在夕阳的照射下逐渐被拉远,没有什么永恒,也没有什么太过沁人心肺的语言,但是你转过身的身影就够我们一辈子回忆了。
老师,你在那边还好吗?那里还会冷的要命吗?你是否还会用冻得通红的双手讲课呢?是否也有小朋友迷了路,你抛开自己的孩子把他送回家?是否还在敦敦教导同学们做一个正直的人,是否还会为了某个同学的利益而和校长争吵,是否还会嗓子沙哑的讲不出话来还依然选择上课?我想你应该可以休息了,那边不会这样了,你所有的劳累在刹那间就会烟消云散。
工作一年后我回到老家,我再也看不到你的容颜,再也听不到你的声音,等待我的是孤寂的坟茔,杂草围绕。我的双手异常的哆嗦,当双手攥着杂草时泪眼婆娑,这就是我老师最后的家吗?欢声笑语还在课堂上萦绕,昨天和今天确是阴阳的分割,听他们说你在老去的时候提起我,我知道你是那么的想见我,没有你,我做不了3年的班级第一,没有你我更不可能懂得那么多做人的道理,彼岸茕茕孑立的身影,孤独如洪水蔓延整个苍穹,你安好的背影就那样定格在某个晴天,定格在林子树的心田。
如果还有来生,我还要做你的学生,如果还有来生,我绝对不会等出息了再去看你,如果还有来生,我也不会胡闹,再也不会惹你生气,我将会懂的爱是用来分享的,爱是用来感化的,爱是你对我们最大的眷恋。
苍茫的夜空渲染着无边的黑暗,你的离去让我心痛难过,远方依然充满挑战,我知道你在天堂里看着我,我也知道你一直相信你看好的孩子不会让你失望的,策马扬鞭,我不会停下征战未来的脚步,因为有一份承诺在我的心田。老师,在那里一定好好照顾自己,我所有的祝福都将化作温暖的风,带去我对你最真挚的思念。
(二)曾经的爱
时光漫溯,我们六年的恋情还是在岁月的洗礼下劳燕分飞,我说我要放手但这并不代表不爱,只是因为爱的太多所以就懂的了舍得,你的幸福或许是我最开心的微笑,曾经多么的真挚,曾经是谁带着微笑在我的耳畔低语,是谁说相伴一生一世,又是谁说再轰烈的感情也比不上相濡以沫。
我知道不爱了没有任何理由,我不是傻子,既然你离开的决绝,我能做的或许只有成全,成全你的一生一世来换取我人生湛蓝的天空,美好的记忆总是被无情的放大,丝丝渗入心田,在秋天的忧伤里思念化成片片落叶随风而落。
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那是我最撕心裂肺的夜晚。你说要去逛商场,我说陪你去,倔强的你又耍开了小性子,你说如果我陪你你就不去,我无奈的看着你的眼神。初来日照的你怎么知道那个地方是多么的乱,时间已经那么晚了,我求你陪着你,可你依然是一脸的决绝,我知道你在等我说那句你期待已久的话,我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你越发的倔强,你如刀一样的眼神刺痛着我仅剩下的自尊。
当你即将迈开步伐的时候,我喊着你的名字,我说让你回去,只要你回到你住的地方我就和你分手,你阴霾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我送你回到小区,看到你进去,出小区的刹那我泪雨纷纷,我推着车,将近20多里的路程我走了2个多小时,每一步都洒满了我绝望的泪水,每一步都刺痛着我的内心。那份撕心裂肺怕是你永远都体会不到吧。
如果还有来生,我情愿不认识你,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毫不相干该多好,如果还有来生我绝对不会对你倾注那么多的感情,我要学会保护自己,这样才会在你离开我的时候能够坦然面对,如果还有来生,我依然会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
如夜还是星空烂漫,到底是谁左右了谁的等待,谁苍白了谁的晴天,情深缘浅的爱恋给我套上了情感的枷锁,来来往往的人们没有一个能提起我的兴趣,于是,把你作为一个标准继续寻觅,久而久之突然懂了,你像一个刽子手割我的肉体,疼痛的却是灵魂。漫漫人生路,真的希望你能拥抱幸福。
(三) 我伤的人
我知道你对我的真心,我不是木头,怎么会感觉不到,我懂你的柔情,我懂你为我做的每一件事。还记得我曾和你说过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那也是一种错误吗,你在我最悲伤的时候遇到了我,你知道我曾经的恋情,但是你不知道我陷的有多深,我说我不爱你。但是你依然不恼,你说你爱我就行,你可知道你说这话让我有多么的不安,你可知道此时的我是怎样的悲苦。
缘何缘灭,也许人这一生都得承受一个定数吧。命里无时莫强求,我对你的伤害连我自己都觉得很过分,可是你却依然对我那么好。你说我本质上不是那样的人,你要帮我走出情感的困扰,你要给予我想要的生活。你所有的好就在我面前展现开来,我所有的恐惧却在逐渐的放大,放不下并不是不想放下,只是没有放下的勇气。有时候宁愿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让悲伤袭遍全身也不愿意去看看外面温暖的阳光。
当你所做的一切始终没有感化我,当我变本加厉的伤害你,你终于还是熬不住了,你选择离开,你说你会给我祝福,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你离开的时候我异常的平静,可能你想做我的公主,只是我做不了你的王子。
如果还有来生,你一定要早点出现,不要等我的灵魂已经千疮百孔的时候才姗姗来迟。如果还有来生我会好好的爱你,会珍惜你为我做的一切,这将是我对感情最好的诠释,如果还有来生我相信你注定是我的红粉佳人,注定是我来生情感的唯一寄托。
冷飕飕的风吹来,寒意阵阵,难道还要带着对情感的悲伤一路走下去,难道还要看着日月星辰的演变继续品味自己爱情的伤口,情感总是或多或少的刺痛我的灵魂,只是岁月静好的黄昏依然有真爱在向我招手。
恩师的文章3:忆恩师
文/冯学仁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我初中毕业后,一晃就过去了27年,而那段难忘的初中学习生活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这期间任教过我的老师很多,其中有一位老师给我印象最深、影响最大,他就是黄老师。
时隔二十多年后,我们90届初三(6)班的同学带着感恩与祝福,汇聚于母校雷州二中。走在熟悉的校园校道,回到原来形影相随的教室,目睹母校的巨变,同学们心潮起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天的聚会,筹委会安排非常顺畅,还特别举行了给家贫的学弟学妹发放爱心助学金活动,这在母校历来同学聚会中从没有过的,而最值得令人回味的,是黄老师再次当一回大合唱的“总指挥”,二十多年前曾参加全校大合唱比赛斩获第一名的那首歌曲《我的祖国》又一次在校园久久回荡……
一位好老师是一面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旗帜。黄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班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经常不失时机通过组织同学们参加活动来提高大家的学习热情,激发同学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奋斗动力。有一年国庆节,学校开展一年一度的校运会暨爱国主义歌咏合唱比赛。离比赛不足一个月,在每次训练中,黄老师总是提前来教室,等同学们稍作课间休息后就投入训练。当时我们班是全校两个尖子班之一,大部分同学平时只顾学习,训练次数多了,显得枯燥、厌烦了,有的同学声音沙哑了,想打退堂鼓,黄老师每天都给大家打气!见到黄老师这么多天来都是汗流浃背,劲头十足,毫无倦意地坚持指挥训练,同学们个个都鼓起勇气坚持下来,终于在全校歌咏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上《孔乙己》一课,为了让学生深刻领悟到课文中一个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穷书生——孔乙己的典型形象,黄老师事前就准备好了上课道具——十几个古铜钱、碟子等,当讲授到孔乙已在咸亨酒店里“孔乙己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和“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小孩吃”这两个情节,黄老师随即叫两个身材又高又瘦的学生上台表演,开始先“排出”九文大钱,再后又“摸出”四文大钱;当孩子们继续围着孔乙已要茴香豆的时候,“孔乙已”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己经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由于表演惟妙惟肖,师生互动,同学们都被逗乐了,课堂里的气氛相当轻松、热烈,不但使同学们对《孔乙己》这篇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感悟,而且对鲁迅等名家的小说作品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黄老师十分注重收集语文教学案例和学生的优秀作文素材。尤为可贵的是,凡是他任教过的班级,每到期未,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把班里学生平时的优秀习作及时整理,编印成册,然后赠送给学生,使学生尝到了阶段性“收获”的喜悦。 有一次,黄老师看到《湛江日报》上有一篇很适合中考材料作文的好报道《街头即景》,他马上用钢板笔刻写下来,编印模拟材料作文题,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我写的作文由于紧扣材料意旨,观点鲜明,层次清晰,被黄老师当作范文在讲台上朗读 ,并特地表扬。此后,我作文兴趣倍增 ,进步快速,直至影响了我今天的文学写作。
黄老师曾在报刊上发表了教育教学论文、散文、诗歌及报道。早在十多年前,他主编出版了《高考满分作文导航》、《高考古诗文鉴赏导航》等多部著作,这些著作不愧是他多年耕耘教坛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由于他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勇于创新,各方面成绩突出,他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中学特级教师等称号,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是党和政府对他一生从教的最好的肯定和褒奖。如今,同样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内心除了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敬仰之外,也深感自愧不如!
岁月是一位悄然无声的雕刻师,在不知不觉中,把我从懵懵懂懂的少年雕琢成了容颜渐涩的中年人。然而,岁月可以改变人的容颜,但改变不了黄老师在我心中的难忘印象,且这种印象反而日久弥新,永不泯灭。
恩师的文章4:恩师大哥
文/毕寿柏
在我升初中以后,大哥担任我的班主任老师。大哥是我的叔伯哥哥,长得儒雅英俊。大哥是那个年代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本来毕业分配到城里教学,后来因出身缘故下放到乡村教书。大哥知识面广,每科都拿得起来。乡村学校老师本来就少,能教初中、高中的老师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那时候初中班的数理化各科都让大哥一个人包了。
大哥和爸爸是同龄人,俗话说“长兄如父”。大哥对我关怀备至,爱护有加。我比较喜欢学习,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在这些兄弟姐妹当中大哥也最喜欢我。
虽然大哥关心我,但对我要求特别严格。有一位调皮的同学欺负我,我们俩你来我往打口水仗,最后他还对我拳脚相加。大哥知道这件事后,不但没有帮我,还把我训得够呛!我感到很委屈,大哥就用朱德将军的诗句——“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开导我,让我遇事豁达一点。
大哥那个阶段一直在山村教学,担任我的班主任。在我初中毕业那年,大哥才落实政策被调回城镇中学。
大哥教学不墨守成规,喜欢“启发式”授课。同样解数理化习题,我不按照讲课常规步骤而把习题解开,那大哥就非常高兴,不仅给我打高分,而且在课堂上表扬我。他说:这样的同学肯动脑、有创见!
大哥教数学三角函数定理时,为了便于记忆,大哥发明了一个小口诀:对斜、邻斜、对邻、邻对,仅用八个字就把三角函数定理概括得简单易记了。
在那段最艰难的岁月里,大哥一个人在乡村默默坚守几十年,培养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
在我初中毕业的那年春天,一场大病让我失去了听力,同时失去的还有继续读书的机会。那段时间,大哥总是开导我:铁树开花,就连天生的聋哑都能治好。大哥认真叮嘱我,即使不能去学校上课,也不要放弃学习。按照大哥的要求,我坚持在家自学。在大哥的辅导下,我自学了高中的全部课程。大哥总说,人生道路都是曲折的,只要有决心,一定会有自己的多彩人生!
大哥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在阅读中我逐渐喜欢上了文学。我经常拿起手中的笔讴歌祖国、抒写家乡,我的小文章也经常见诸报刊。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我们也已两鬓斑白。如今,在学校读书时的一切似乎历历在目,却又都遥不可及了。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一辈子没有读够书。读书,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灯下,想起大哥,想起美好的学生时代,我的眼角湿润了……
恩师的文章5:怀念我的两位恩师
文/兰若
高中毕业后,我再也没回过清水河中学,可很多老师、同学非但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反而在多次的记忆回眸中越发清晰。我最难忘的两位恩师,一位是语文老师胡明生,一位是历史老师陈先兵。
记得刚上高中时,我在五班,胡明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是四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第一个学期还没结束,他就开始留意我,并经常让我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我的语法不好,没想到,他自己掏钱给我买了四本书,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鼓励我好好学,只要一有空就来指导我。我的议论文写作不如记叙文,他多次在课外辅导我,如果不是他,我的语文考试不会经常单科第一,作文更不会时常在课堂上被当作范文来评论,他还将我的一篇文章推荐到南京《莫愁》杂志上发表了。
我的另一位恩师陈先兵,他是在我们高二时教我们历史课的。记的陈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大家都在下面掩着嘴偷笑,他长得很有个性,东方人的个子,西方人的脸孔,额头、鼻子、下巴,线条显得格外生硬,很像希特勒。他不苟言笑,表情严肃认真,课堂上没有丝毫的马虎。我的历史学习成绩从五年级开始,到初中、高中,一直都是全班第一。有一次晚自习,陈老师走到我身边来,见我在看历史书,他说:“以你现在的历史成绩,你不用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听说你的数学成绩不太好,你要多花点心思用在数学上,争取把数学成绩提上来,这样才可以在高考时考个好成绩。”当时,我没有把他的话放心上,结果高考遭遇“滑铁卢”。事隔多年,痛定思痛,每每想起陈老师对我说起的那番话,心里都是满满的愧疚。后来,在几年的自考中,我时常警醒自己,发愤努力,终于通过了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科和本科。
离开校园后,我常年在外漂泊,近乡情怯,也没有勇气去见我的两位恩师。虽然我经常会思念,可是心里总有一种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感受。如今的我还是一事无成,见到恩师只会惭愧,唯有在心中默默祝福与感恩,愿他们一切都好!
恩师的文章6:恩师的背影
文/姜芳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在新乐东关小学时的“蒙师”叫卜民志,生得白皙挺拔,宛如田间道旁一株“小白杨”。卜老师有手绝活儿,就是对于上课分心走神的同学,拿粉笔头随手一掷,不管你在什么位置,常常一击中的——脑门或鼻梁。倏然一惊,带着脸上的白斑站起来,可卜老师却不克你,而是让你认一个字或算一道题,答对了,可少站会儿,否则得多戳会儿。有个叫李破罐的同学,由于旧鞋前头露着“大拇哥”,遭同学嘲笑,直到上课了还低头瞅自己的鞋发呆。卜老师问明他弟兄多家贫的情况后,便量了他脚的尺寸,用自己的薪水买了一尺布,让自己的母亲给破罐做了一双新鞋。破罐穿上新鞋后,听课可上心啦,小眼瞪得溜圆盯着讲台。有一次,我从桌斗里抽出一张美猴王的小画片偷看,只听“啪”的一声,鼻尖上挨了一“飞镖”,我一惊,腾地站起,弄翻了凳子,同学们哄堂大笑。知道了我的孙悟空情结后,卜老师给了我一本连环画《西游记》,对我讲,孙猴子过去学艺不专心,被批了后好好学艺,练成了大本事,你看后要想想该怎么听课。
因业绩突出,卜老师要调到杨家庄小学当校长了。这消息像炸了马蜂窝,学生们有的哭,有的喊,还有同学去找校长“说理”。我和慧民等几个小伙伴竟天真地以为,把老师的门锁上,他就走不了了。乡亲们听说后找上级,请求“收回成命”。可最终卜老师还是要走了。他走的那一天,乡亲们往他背包里塞满了花生、红枣,梅英大娘、秋萍婶子还让他带上两双亲手做的“千层底”新鞋。我们班的同学更像一群小鸡簇拥着老母鸡一样,送了他一程又一程……
1963年我上高中时,班主任是冯平老师。
我所在的正定一中高中35班是个“精英班”,全是各县的尖子生。有一位老师提议学校成立个“尖子班”,由他带3年,保证高考时5个清华,5个北大,5个科大,5个南开,其余也都是全国一类大学。并立下“军令状”——以党籍担保,如不能完成任务,请组织上开除他的党籍。这位老师就是冯平。他细高个,黄卷发,蓝眼睛,高鼻梁,是个典型的中美混血儿。他与我们的见面话煞是风趣:“我是你们班主任,叫冯平,来源于美国爸爸中国妈,又找了个中国妻子叫许灵,生有二子一女三个小杂交动物。”把大伙儿都逗乐了。
冯老师堪称“教霸”,全区老师搞物理教学测评,他每次都折桂称王。他对我们的学习抓得特紧,也有高招儿,比如,他鼓励我们去各教研组参加有奖“灯谜晚会”,以此催生我们的学习兴趣,奋勇争先。故而在全年级的学习评比中,我班一直独占鳌头。
冯老师还是个体育竞技狂。打篮球,踢足球,都有绝活。对于校内的“体育赛事”,更是要强好胜。瘦削的马维兰是我们班的短跑选手,为了让她在全校田径赛中夺标,他花钱买罐头给她增加营养。比赛那天,马维兰一听枪响,如箭离弦,以13.9秒的成绩摘金。我班与前冠军班33班乒乓球团体决赛前,33班班主任柏老师向他“挑衅”道:“老冯啊,挂个免战牌吧,我班有全校冠军王沛然,谁也打不过。”冯老师反唇相讥:“先别吹大泡,赛场上见分晓。”决赛时,我第一个上场,对方派出王沛然,由于我打法怪异,弄晕了王沛然,结果爆了冷门,2:1胜出。我班乘势进攻,顷刻锁定全局。在旁观战的冯老师向柏老师做个“鬼脸”:“怎么样柏先生,牛皮吹破了吧!”赛后,他没让我们三个在食堂吃晚饭,而是买了一包馒头,带我们到他宿舍,打开两筒肉罐头,让许老师做了一锅鸡蛋汤,重重地“犒劳”了我们一顿。
1966年初春,一场暴风雨从天而降,冯老师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当批斗者质问遍体鳞伤的冯老师以后还敢不敢用反动学术思想毒害学生时,他抬起头来一字一板地说:“我还想当老师教学生成才,可惜我那一班好学生今年升不了大学了。”
1969年我离校返乡后,心里一直牵挂着这位可敬的师长,却不知他去往了何方……
恩师的文章7:又见恩师
文/鲍友明
前段时间,在同恩师打电话时,无意间说出我患类风湿,疼痛难忍,靠吃药打针减轻痛苦。恩师即告之,他家乡有一名医,用中药和针灸医好了不少类似病人,劝我同他一道去寻访这位名医。被我婉谢后,他又多次来电话询问病情,并再次告之他寻到几种治疗方案,令我感动之余,不觉振奋了许多。想到恩师这么关心、关爱,我又增添了些许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正在我努力治疗时,恩师又打来电话,说要坐火车来看望我,我即刻想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途中必定遇到许多不便,当即劝阻,并决定第二天坐火车去看望恩师。就这样,分别二十多年后,在古城黄州,我又见到了恩师——余彦文老先生。
见到恩师余彦文老先生时,他正在斗室整理书稿,案头放着两本还透着油墨香味的新着《吴楚风俗绘像大观》和《皇案传奇之狄仁杰别案》。寒暄之后,我便向他请教文学创作和人生之道。余彦文老先生从事新闻记者、文艺编辑、方志编审近五十年,心性淡泊,沉默少言,但终日笔耕不辍,着有《鄂东着作人物荟萃》、《花草情趣》、《花草情趣修订增补本》、《物华诗萃》、《小秋集》、《中国美食摭闻》、《相思草》、《吴楚风俗绘像大观》等18部着作,发表了《旧志·新志之异同与二届修志应把握的重点》、《吴楚风俗文化初论》、《试论东坡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等方志、民俗及文史系列论文三十多篇,为知名方志和民俗专家。虽已享有盛誉,但他“激越和温婉”的性格始终没变,因而,他能把事业和生活这两本书,读写得有滋有味,达到难得的境界。纵观他那等身的着作,静听他那少有的侃侃而谈,便能探见他心中一个硕大的依恋乡土情结,以及愿以此生抱负凝于笔端的人文情怀。
其实,我并不是余彦文老先生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而是他在担任《黄冈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时的一名忠实的读者、通讯员和业余作者。和许多人一样,我是在他主持的副刊上一步步成长的。可以这样说,没有余老先生的帮助、鼓励,我没有胆量闯入这块文艺园地;没有余老先生三十多年的关心、关爱,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满意工作和幸福生活。如今,我也进入花甲之年,但我始终记念着这位恩师、这位知己、这位兄长、这位难得的慈父益友。如有来生,我还会选择余彦文老先生为我的老师,在他的相扶相携下,再闯人生七十载!
当我和恩师侃侃而谈时,细心的师母已为我做好了精美丰盛的午餐。恩师不善酒,我却频频举杯,那情那意尽在酒中。下午五时,带着些许醉意,我踏上了回乡的列车。当火车启动时,我突然茫然起来,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树木、村庄,我不知道,下次见到恩师会是何年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