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初春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初春文章1:春孕生命
文/辛新
初春时节,春发天赐雨,风摆芽绿枝。雨中,仿佛听到雀鸣莺啼,风里,依稀感到轻抚暖摸。春天为你的到来熠熠盎然,你为春天的铺垫雀跃而来!你增了春景!
这个时候应该是春天最美丽的时节,柔柔的风,细细的雨,枯枝摇曳着绿色,细芽初露点点,春的色韵,带着新绿和温煦,品味着春天的气息,让人心醉,迷恋,让人浮想联翩,思绪绵绵…
春雨浸润,我便想到春暖花开。各种花的香丝丝屡屡清香扑鼻,嗅着馨香行走,枕着芳菲入梦。柔风细雨,枝摇花展,葱绿影里,乡野房舍,溪畔田头,桃花点点,杏花浅浅…仿佛是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
中原的春色没有斑驳陆离,少许些色泽。“细微之处初见春,不知迎面拂新人”,“七九、八九抬头看柳”,随季节的深入变化,浓郁的绿色很快就挂满枝条,铺满路旁,偶尔灌木丛中也会呈现出一片绿色,这已经是至多的颜色了。不在乎春寒,顽强的滋生着!
春雨轻轻的飘落下来,温柔,娴静,沐浴着一种馨香,和着清爽的煦风,拨撩着人们的心情,迷离着人们的眼帘,喑哑着人们的赞叹。于是,万物的开始复苏,孕育了生命,旺盛了生命!赋予了生命新生的意义!
走过隆冬的灌木和松柏,新绿开始在墨绿的枝头孕育,起初是那么悄然生长,无声无息,待几天后,在枝头的尖上就看到了新绿了。她们披风迎雨慢慢地展开,等油嫩的新叶完全张开后,又见了绿蕊凸显在枝尖了。每一年如此周而复始的延续着,让灌木长高,让松柏伟岸!
春风吹醒了绿色的翅膀,托举着绿色的灵魂。融化冰雪为滋润万物的清泉;吹暖大地让绿叶争着发芽。
春生的这般绿,是生命的升华,是一种理想,催生着人们希望的心绪!
初春时节,我喜欢带着寒意赏梅,对春天的气息最灵通最敏感的当然要首推梅花,梅花总是在春寒料峭中绽开,不作势,不张扬,甘心寂寞无人处,开在日落黄昏后,如此清高、孤傲,令人咋舌!大凡初春出生的人,都是命性如梅。
春天的美丽在于使她给予了各种各样生命新一年的轮回。我喜欢这个季节,阳光徐徐倒也温馨,即便春雨绵绵,却也感觉到山有生机,水有灵性,花鸟虫鱼,树木菌类复苏生养,渗透着一种蓬勃的张力。浩瀚宇宙,生命的力量无限,就是对春天的呈现!
我喜好一个人独行春天里,让春风拂面,尝润着风的温柔;用心细听花开芽展的声音。在这绿色的季节里,我已悄悄读懂了点点生命的内涵,明白了些许生活的真谛!
这是孕育生命、耕种希望的季节!感谢这个季节!凝结着天地情缘,创造着生命精华!
初春文章2:月满瘦西湖
文/莺子
初春孕育着大地重生的气息,但是在北方料峭的寒风里很难看到久违的新绿。清明时节的雨断肠销魂。生活是由烦恼、痛苦串成的念珠,日日拨动便不知其苦了。曾在过往的春日里沉醉于瘦西湖的花海,今有空闲,便在细雨霏霏之中重游扬州。
天色微亮,江南水乡的魅力尽收眼底,偶而有三三两两的桃花在风雨中摇曳,装扮着大地的沉闷。远山近树,风物各异。在此世间,没有一件事物可以孤立存在,有许多可见不可见可感不可感的名状,让它与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风吹过衣襟,细雨打湿了来不及拭去的脂粉。相识既孤立又偶然,谁又能证明在生死轮回中,我和你今朝的相遇不是久别重逢。
少时读过东坡先生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深感他的想象力妙不可言。阴霾的天空下瘦西湖愈发楚楚动人。轻曼的烟花细密地织在玉带般缠绕的脉络里,品色各异的玉兰花争相竞放,庄严着本色的高贵,仔细品咂便可领会其中自然的美妙。游兴未减的乘客,在同一条画舫上撑起各种颜色各种花形的伞,无论肤色、文化、信仰、生活习惯有着怎样的区别,都是风雨同舟的故友。
当地的村姑撑起竹篙,唱起有板有眼的扬州平调,细雨斜风,一幅静态的画卷,流动的诗篇。其实在不懂得什么是美的时候,美依旧存在。它绝对不会因为众人不懂而消失。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你把玫瑰说成其他名字,它依然芬芳。倒影在曲径通幽的水面,翠绿、褐红、鹅黄的晶莹剔透,美丽而脆弱,仿佛用手指轻轻一碰便瞬间消失了。在各样的机缘中,偶然打开心灵深处的唯美,顿时对世界的认识度也就变得奇妙瑰丽。
文人大师写下历久弥新的篇章,如同莲花瓣上游动的轻盈露珠,折射着娴熟而又稳健的扬州俊美,这些美只向有耐心的人展示:无论来客是帝王将相还是儒士雅客,如无耐心,则只能与之擦肩而过了。
人的视野有限,只能看见近处的风景,而最美的却在远处。
淅淅沥沥的雨终于停了,漫步于瘦西湖的暮色里,静水深流,不知不觉天渐渐地黑了下来,身边的村落里、农舍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青山隐入夜色,黑夜里的掌灯人,点燃了千百万盏引领人们通往光明的道路。被春雨洗涤后的瘦西湖,脱落得妩媚、清秀。看不见雨了,不代表雨消失,而是雨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我闭上眼睛,那些缤纷的落英扑面而来,吹落的花絮在空中盘旋着、飞舞着,轻盈的身姿像一个虚无缥缈的梦,使整个世界为之宁静,那心止如水的感觉成为大地上最靓丽的风景。
泡茶的山泉清冽绵长,陈年的普洱滋味更浓。
茶桌及周围,忽然明亮了许多。
仰头望去,月亮已经爬上了瘦西湖西侧雄踞蜀冈中峰大明寺的上空,隐隐约约正露出半个脸。夜静如烟霞,风过竹林,竹林深处偶有寒鸭咕咕低鸣。此时,瘦西湖再次剥落了往日的盛装,垂柳婀娜,曲衣绵带,安若处子。
我惟有缄口,因为前尘影事,皆已成过眼云烟。仓促之间顿然醒悟,我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着错误的幸福,而失去的恰恰是俯拾之间的财富。
世人望月,于悲欢离合中期寄团圆,抒发情怀,千古至今,皆惜圆满。今恰逢满月,月朗星稀,云淡风轻。清凉的光辉雕琢四周,长廊、飞檐在与生俱来的痛楚里承担着生活无尽的风雨。
小儿生于腊月十五,遂取名月中,他甜美的微笑窥探着未曾沉睡的人间。世界会随着他的心性而改变,脚下再艰难的路,是靠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如同自己的呼吸要靠自己一样,有些事,因和果,没有谁能够替代。
儿子胖嘟嘟的小手,那样神圣地传递着善良和爱心。他那活泼泼的灵魂洞察着人世间最美的神话。我的眼泪涌出心田,我的心被这无名的警觉唤醒了。满月之圣美,随缘似清流,眼前的境遇是我多年以来追寻的心灵皈依。时光荏苒,虚度光阴四十春。
身在西湖秀色,谁是瘦西湖,谁是谁,谁又在哪里?借泰戈尔的诗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间多相聚,也多别离。相送再远,更多离愁。如真的了解了生命的缘起,暮然发现,世间所有人、所有爱恨情仇,都是亲人的生死离别。
夜色总是深沉,一轮明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凭人间怎样变幻,变亦如此,不变亦如此。
初春文章3:春之随笔
文/杨萱
一早安校园
初春时,最喜欢坐在窗边偏后的位置。
早晨第一缕阳光,从对面楼上反射过来的温暖,可以透过玻璃,照射在小小的书桌上,留下一个不规则的图案。
也许是某位学长想看操场的缘故吧,窗户上的纸被挖去了一块,正是这方小小的“天窗”使我领略到了春意,也感受到了活力。
有时开窗,凉意袭来,春的芬芳可以静心,伴着书香,怡然自得。
时间向前辗着,连翘开了花,杨树绽开了叶,偶尔抬头,可以看到一簇簇新绿,一抹抹鹅黄,随风摇曳,隔着窗,你仿佛能嗅到清香,沁人心脾。
下课后,无需走动,坐在原位,捧一杯奶茶,享一处闲花,最美不过四月天。
操场上满是运动的身影,好多人独爱长跑,绕着跑道可以慢跑二十几圈,有人在球场挥洒汗水,得到无数尖叫与惊羡,更多的,是在跑道边慢慢行走着,去用心接触春天。
一些杏花般的迷茫与忧伤,随春风飘落,被淡雅抹去,岁月是一杯陈酿,春天是起点。
拥有诗和远方,也忘却梦与悲伤。
早安,世界。
二仰望天空
许久不曾抬头仰望,天空之中一抹淡淡的蓝色。
今天出门尚早,便在等车时凝视天空,虽是春日,太阳也并不清晰,渲染出一段云霞,带着冷冽的红晕,那色,在淡淡的雾后,不知怎的,让人心里很暖。
热情似火,也曾是我的执着。
亦如霞光,总会燃尽温度,归于平静。
天空是会飞的海,蓝得纯粹,蓝得深邃,它总是张开怀抱,懂得包容,一缕缕的愁丝,一段段的沉淀都在蔚蓝中点染,着色。“白天不懂夜的黑”,我们何尝懂得天空,一望无际,与山相接,心胸仿佛阔大,闭上双眼你能听到万物的存在——“忘乎山水之间也。”
总说夜是星辰的陪伴,可总觉得,星辰才是点缀在“夜”这件黑色小礼服上的钻石吧,越是闪耀,越能凸现夜的高贵。
起风了,仍有寒意,泥土的芳香,柔柳的枝条,随着风吹,在天空中划出一段绝色的华尔兹,那是希望,是春的萌芽。
不久,车进站了,又一次瞥到火红的朝霞,太阳灿灿地露出了笑脸。
突然懂得,仰望天空不是为了研究什么,只是告诉自己,享受一段淡咖啡一般的闲暇时光。
初春文章4:韭菜盒
文/张西昌
过去,初春时,关中人菜园里最好的就是韭菜,虽然这会儿已是“绿柳河开,春回雁来”,但众多的人工菜蔬尚在襁褓之中,只有蓄了一冬的韭菜,早已在破土细风中探出身影,并在仲春时,生长得亭亭玉立了。南齐周颙说:“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春天时的韭菜,品质最佳,晚秋次之,夏季则最差。故而民间有“春食则香,夏食则臭”的说法。
韭菜是多年宿根的家蔬,因此极易培养,在很多农家的房前屋后,菜圃之中,韭菜总是必不可少的。有一年,单位组织春游,在蓝田的山村里,一簇簇的韭菜随处可见,叶条鲜嫩,风姿摇曳,对于看惯整畦菜蔬的平原人而言,真是首次领略了韭菜的野趣。最好是中午的餐桌上就有韭菜炒鸡蛋,韭是山韭,蛋是土鸡蛋,其味之醇,众人欢悦,不仅让我忆起了童年的时光来。
我与母亲在菜畦里栽下韭根,小小的一方,充满期待,因为母亲说,当风变暖的时候,就可以做韭菜盒给我吃。那时,我家里种了很多菜,天稍转暖,晨风尤寒的时候,经常要到菜地里去,活计是,侍弄辣椒、黄瓜、西葫芦和西红柿的秧苗,也顺便看看我的韭菜,从枯叶中黄绿的小芽开始,我的目光就与其色彩的纯度相关联,每天最牵挂的事,就是看它绿了多少,高了几许。那一畦绿是最动人的,长起来,盖住了泥土的颜色,看着它,似乎味道就已到了我的舌苔。
关中人对于韭菜的吃法随食而定,实在也不少,除了炒菜,做饼自是不说,还有将之作为面条和搅团等食的佐料,以及汤的飘花。
由于韭菜南北皆有,且南方更盛,故而韭菜的做法亦很多,比如豆丝韭菜、韭菜炒腊肉、培根炒韭菜、韭菜豆渣饼、韭菜煎凉粉、鱿鱼丝炒韭菜、韭菜炒蚕蛹、韭菜虾仁汤、韭菜炒粉丝、韭菜炒虾仁、韭菜榛子沙拉、韭菜炒猪肝……实在难以尽数。在苏州时,我喜欢吃的一道菜是韭菜炒螺丝,暖春时,学校附近的乡道边,韭菜和螺丝一并上市,老阿叔和老太太提了小小的竹篮,蹲在路边。韭菜是自家所种,螺丝是石湖里捞的,一切皆是春味。同事是安徽人,买些来炒,配以黄酒,那是周末里最快乐的遣兴与消磨。
于是也发现,对于一种食味的品享,并不单单在其本身,而是与地属、气候以及人的情感有关。
中学时读到杜甫的诗——《赠卫八处士》,其中有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千余年来,广为传唱。诗人与朋友的相见,是在安史之乱的三年后,国力凋敝、时局动荡。时任华州司功的杜甫从洛阳回返华州,别时黑发,见时鬓白,安史之乱也带来了家事友亲的诸多变化,能在乱世中相逢,何其高兴!于是,朋友冒着夜雨,在自家的菜圃中割了些韭菜,蒸上黄粱米饭,慷慨把盏,秉烛泪话。因此,虽是这聊聊数词,却是情真意切,动人心扉。
春阳里,诸多家户都会飘出韭菜的香味,那是主妇们在制作韭菜盒,新割的韭菜与隔年的面粉,将在温火的烤炙中散溢出诱人的香气。菜盒很薄,韭叶亦嫩,柔柔的麦草火舔着铁锅,火候的拿捏最为重要,母亲告诉我,几乎不用拉风箱,稍稍搁些麦草在火塘里即可,最好的是用小麦谷皮,撒一层上去,小火蓝焰,温度最宜。
烙出来的韭菜盒,状若玉盘,用刀切开,成三角状,小孩子最激动的行为,就是拎着菜盒往门口跑,烫烫的菜盒,温度很高,但还是忍不住要下嘴,舌头不敢上去,从尖尖的那一角,咬下一小块来,韭菜的汁水早已触着舌苔了,于是一边尖叫,一边用牙捯饬着韭菜,一边喊道:“哇!好香!好香!”结果,自然是招来家人的一阵责骂。
韭菜的爨香味与五香粉和盐,经过温度的调和,深深入到了面粉里,这种由小麦面制成的薄饼,比关中人的任何一种饼都要薄,因此当地人将之称为“盒”,关于此字,我和巧手们讨论过,究竟是“合”“饸”还是“盒”为妥?首先排除的是“饸”,因为该食是用于水煮的一种条状面食。而“合”与“盒”则都能讲通了。这种双层相合的饼,要擀到面条一般薄才可,稍加烘烤后,由于韭菜易出汁水,则里润而外焦,十分可口。
以前在乡村里,没有公交车,话语亦高,老远喊话,无需与人亲近接触,于是,各种葱姜蒜的爨味都不成问题,但是现在,有时也不得不注意了,尤其是在拥挤的班车上,诸味混杂,再来一股韭蒜味,实在也不雅。但是,不妨在某个春日的周末,自己动手,烙上几个韭菜盒,沐浴在轻风暖阳里,再泡一杯清茶,且咀且品,是不是会有无比的惬意呢?!
初春文章5:初春,在家乡踏青
文/刘征宇
我的网名叫小草,蕴含着我喜欢绿色,喜欢春意,喜欢在家乡原野上踏青漫步。
在沾衣欲湿碧绿的山岗上,我能嗅到乡土的芬芳,看见小草的坚强,还能聆听到踏青仙子的浅吟低唱,又似春燕在静谧田野上凌空而起,把我心带到了无垠的旷野,让我思绪飘逸,纵目乡愁。
所以我最期盼春风拂来、春雨润青的美景,让自己的春梦辽阔,尽情感受春的旋律和家乡的美丽。
在田野踏青,常会问问自己,为什么白居易能发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而我是否该去品味树木的嫩牙,在雨天中像孩子般地去吸吮雨妈妈送来的甘露;是否去观察一下在春风中的杨柳搖摇摆摆,跳出的一曲曲动人的舞蹈;是否去欣赏勤劳、朴实的农民,在田野里浇灌、施肥,蜜蜂般地繁忙……还有许多许多,大自然能感受到的,我也能感受到。
春风是美的使者,吹绿了大地,吹绿了山岗,吹绿了从家乡流过的小河;春雨是歌唱家,滴滴嗒嗒的美声唱法,让人联想起大自然的神奇、生命的真谛和浓浓的乡音。
在山上踏青往下看,那片白是村里的围楼,那片绿是田野和小树,一种莫名的愉悦油然而生。
青山绿水是大自然对家乡的无私馈赠,因为它点缀着家乡的勃勃生机,孕育着希望中的金山银山。
踏青,饱含着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儿时的天真和少年的美好,所以我特别注意把握它,珍惜它,让它永远写在我的记忆里。
初春文章6:柳之恋
文/西滢凝语
初春,杨树柳树还满枝芽的时候,柳枝早已感知了春的气息,就像刚刚坠地的婴儿,从每一缕轻拂着它的和风里,从每一束温暖着它的春阳里,尽享着春天对它的轻抚细摩——柳枝被抚得柔顺了;又像敏感多情的少女,从每一滴滋润过它的细雨里,从每一声低唤过它的燕喃里,聆听着春天对它的绵绵私语——柳芽被唤醒了。
点点柳芽吐着微黄的新绿,对称地排列在柳枝上,就像一串串鞭炮,在风中燃放着生命的活力,摇摆着青春的希冀。遥遥望去,大片黑压压的树丛里,隐隐藏着几抹新绿,透露着春的消息。
每到柳絮漫天飞舞的时节,总被牵扯起哀伤凄美的思绪,撩拨起多愁善感的情怀。那“一团团逐队成逑”的柳絮,一大团一大团地被风追赶着,时而扬起,时而落下,时而堆积在墙角、旮旯,就觉得那是黛玉飘零无依的灵魂,在无人处低啜着自己孤苦伶仃的命运,叹息着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凄凉。
飞絮萦回,“似花还似非花”,没有多少时日,就再也难觅柳絮洁白如雪的身影了,随风而来,随风而散,又恰似黛玉的芳华早逝、青春易殒。唯愿在天的尽头,有一处香丘,几抔净土,掩埋柳絮极清极洁的一段心事……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让我们展开无边的想象,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一座雕梁画栋的庭院,沐浴在如水的月光里,月光映着诗人晏殊难展的愁颜。
一阵微风吹过,撩起诗人的衣襟,池塘边的柳絮因风而起,飘起了诗人无尽的相思,多少时日以来,借酒浇愁,无从托寄。远方的伊人,昔日的缠绵,让诗人情思幽幽,欲写书信寻觅失去的爱情,然而人事阻隔,山长水远,书信一去不回。寄予飘飞的柳絮吧,柳絮飘落之处,即是爱情的种子发芽之地,在水一方的伊人,闻柳识人……
盛夏,无风处,柳树娴静若水;风起时,柳树轻摆腰肢,曼舒绿袖,一袭碧裳,在河边、在村旁、在郊野,舞出一段段婉约、一款款温情,迈着清扬的舞步,欲向你姗姗而来。那摇曳生姿的身段,让你幻出几多美妙的遐思;那婀娜纤巧的体态,让你升起无限温柔的怜惜。
今人真当感谢贺知章对柳的喜爱,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清丽雅致,“万条垂下绿丝绦”的飘逸灵秀,在贺知章的笔下清新而出,我们得以欣赏如此秀雅的咏柳之句。
若诗人没有对春天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眷恋,何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绮丽想象?也许,二月的春风偏爱柳叶儿吧,把它剪出那样柔和的线条,梳成那样苗条的模样儿,多么俏丽!“柳眉”便是对柳叶最形象贴切的赞美,还有哪一种树的叶子有资格比喻轻灵女子的眉毛?眉峰流转,眉尖若蹙,定是一位轻灵可人的女子!“柳眉愁黛为谁开”?“似向东君、喜见故人来”!那紧锁的柳眉,原来是为意中人绽开,那眉下又是怎样的一对明眸?与这样一位多情的女子对视,不由你不心澈如水!
柳,载着一身如画的诗意,叩开诗人的心扉,袭着一身温婉的情怀,走进美丽的诗句,在千古咏叹的篇章里,永恒着自己的灵逸!
初春文章7:雨夜
文/何沙子
初春的深圳持续着烟雨蒙蒙的天气……
独自一人在昏黄的灯光下,一边听着迪克牛仔那满是沧桑的歌,一边毫无意识的滚动着鼠标。舔了一下上火的嘴唇,涩涩的,一如此刻的心情,出奇的沉重。
很想喝酒,可惜找不到人陪伴,一个人时我也绝对没有喝酒的习惯。而别人,又凭什么来陪你买醉。你觉得她是情愿的,而她又是真的情愿么?
很想抽烟,可是,我已经很多年没尝过烟的味道了。还是对身体负责任点吧!
这些日子,已经过去好多日子了,忧伤一点都没有减少,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总是萦绕在心头,隐隐觉得心灵深处缺少着什么。
我让自己拼命的忙碌,周末我也不让自己闲下来,为的只是让自己没有时间去触及那根敏感的神经。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思绪却又不自觉的飘飞……唉!我那不争气的思绪!
林燕妮说,有的人一生到过许多不同的世界,有的人一生都只停留在一个世界。有的人一生都不会改变多少,有的人一生都在改变。情感不可能等于永恒,他不变你变,你不变他变,你变了他又变,变得展望和理想完全不同。一生都投契的朋友只是巧合,不是常理。人生就是这样,也不需要有太多的惆怅
倘若真是这样,手机的电话簿里很难找到一个真正可以对她倾诉、一个真正愿意听你倾诉的人也再正常不过了!
岁月流逝,“纵声大笑”很容易,“开心”比较难些。是啊,笑,并不代表着真的快乐,有谁能看到笑容背后那无声的失落呢?
想问,有没有一种快乐,曾经缠绵悱恻,过后不会不舍?有没有一种喧哗,曲终人散以后,能让寂寞升华?
缠绵?或许缠绵过后,只会让寂寞继续升华……
心情又一次感到低沉,或许,只是因为那抹昏黄灯光的缘故。又或许,是夜雨打窗扉的缘故
随手拾起桌上的镜子,朦胧中,发现又多了几根白发……
初春文章8:草木之道
文/炉子
初春,迷上了薅草。薅字是比较接地气的叫法,土气一点儿。书面或比较正式的叫法叫作采摘,比如《诗经》中篇章《采蘩》《采蘋》《采葛》《采苓》等。
马路边儿,薄沙地,春风一吹,那些光秃秃的地上或干草丛下,便冒出了绿油油的小草芽儿。刚一探出地皮,便匆匆忙忙地生长,急慌慌的。它们可不像那些古代文字里描述的,倚门打望的小娘子;或是坐在绣楼上盼春、惜春的千金小姐;又或是戏曲里以采摘野菜果腹,寒窑苦等薛平贵一十八载的富家小姐王宝钏,在慢板里原地不动地等你,它们是当下现代版的小女子,节奏快,你胆敢隔两天不去看它们,便心生了芥蒂,长出主心骨,从草心儿里翘起草梗,开花结籽,老给你看,让你提着空篮子呆在那里,后悔去吧。俗语中说的:二月茵陈,三月蒿,四月五月当柴烧,就是这个意思。
草喜欢挨挤在一起生长,鲜有大草。只有那些不随群儿的草,要么寂寞到老,要么长高长大。但也终究是一棵草,一年一度,便是一生。不似树木,如果不是人为砍伐,树便可以站在那里,几百年、几千年岿然不动,长成精,长成神。
单个的草,似很柔弱,一旦连成一片,便如野马般烈性难驯。秋去冬来,草在地表上的部分死去了,这便到了它们最能表现出烈性的时候,如果一不小心丢下一粒火星,或好玩火的孩子用一根儿火柴棒点燃了三两棵草,如果又恰好有风,不得了,它们便趁机造势,呼啦啦伴着噼噼啪啪的响声,火势迅速向四野蔓延开来,直烧得漫山遍野光秃秃的。但也不怕,来年仍旧萌绿。
生命到了中年,总会在某个时刻停下急匆匆的脚步,蹲在地上,注意起不起眼的草来。散步时,会将目光不时地扫向路边的绿化带,那里随意长着绿草,努力地辨识着,逐渐认出了那些从《诗经》里走出的野菜。比如荠,这种古老的野菜。“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诗经·邶风·谷风》的邶地,便是我北中原的家乡,说明我的家乡几千年前就有这种植物,并且那时人们就懂得食用了。它们穿越时光,保持着最初的味道和模样。一到春天,就想去采挖一些荠菜,然后在春天里阳光充足的走廊下,坐在小板凳上,择好洗净,烧水焯来,菜色碧绿如翠,挤干水分,切碎放在红瓷汤碗里,拌上少许盐粒、小磨香油,就可以入口了。它有柔韧的口劲,鲜、香,犹如把一分春色送到了嘴边。除此之外,还可以煎成荠菜鸡蛋饼,或包饺子做馄饨,或做成美味的羹汤,很多种吃法。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与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草的滋味,也许要到中年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翻看古人描写荠菜的诗句,更是汗颜。原来我最喜欢的诗词大家苏轼与陆游都是食荠的老手啊!坡公在《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中写道: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此诗应写于贬谪之所,据说坡公在黄州发明了一款粥,材料是春笋、齑粉(姜、蒜、韭菜的碎末儿)、荠菜,苏东坡自名“山羹”。与坡公并称苏辛的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看得出诗人对荠菜情有独钟,把整个春天都赋予了它。大诗人陆游偏爱食荠,曾在多首诗中提及,并盛赞荠菜“荠糁芳甘妙绝伦”。我思忖,这不是在写我们北中原的菜糊涂吗?他干脆把《食荠》当诗题,“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从中可知荠菜之味美;在另一首同题《食荠》中,“小著盐醯助滋味,微加姜桂发精神。风炉歙钵穷家活,妙诀何曾肯授人。”则把荠菜如何吃的秘方都给写出来了,令人赞叹。近代在我们家乡附近濮阳范县当过县太爷的郑板桥,也有过“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的诗句。看来荠菜之美味,不是虚名,我薅荠菜会上瘾,终归找到原因了。
《诗经》中还提到一种草,叫白蒿,它在《诗经》中有一个优雅的名字叫“蘩”,老百姓有时还叫它茵陈。采来洗净拌上面粉上笼蒸来,鲜香,绵软。白蒿是治疗黄疸、护肝、消炎止咳的良药。相比于其他蒿类,白蒿少年时期模样温顺、内敛、低调,放在那些枝叶张扬的苗蒿与味道极冲的臭蒿中,一眼便可辨识。
蒲公英是个例外,这种随处可见的草,举着它隐形的降落伞,逸出《诗经》之外,找不到它的名字。人活世间,全凭一口气。有时难免想不开,生些闷气,心急上火,首先沦陷的便是喉咙,干涩、疼痛,像有草叶的锯齿边儿划拉着嗓子。这时,打开收藏蒲公英的袋子,一缕干香的草味扑面而来,小心地轻捏一棵脆干的草出来,放入杯子里,蒲公英的魂魄便在水中扭转个身儿开始复活,散发着神奇的药性。喝上一天,灵验得很,疼痛感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屡试不爽。到了后来,我稍一咳嗽,就赶紧拿出蒲公英水来喝,也管用。记得儿子小时候,一不留神冻着了,便会咳嗽不止,这时候便到医院找医生开中药吃。妇幼保健院有一个叫沛的女医生,总会开出一味非常好听的中药——蒲地蓝,其中最主要一味药便是蒲公英。
土地是如此厚道,她生养了万物,让它们互惠互利,和谐共存。从神农遍尝百草开始,华夏子孙便深得草木的恩养与庇佑。草药,草药,你身边的每一棵草,都可能是药材,是病痛的解药。
薅草与食草,在草中悟道。
初春文章9:初春絮语
文/S-J
我们在回忆,说着那冬天,在冬天的山顶,露出春的生机。我们的故事,说着那春天,在春天的好时光,留在我们心里。我们慢慢说着过去,微风吹走冬的寒意,我们眼里的春天,有一种深情,这就是春天的美丽。
一片一片甜蜜回忆,春天带来真诚友谊,我们眼里的春天,有一种欢欣,这就是春天的美丽……
歌声飘扬在耳边时,歌词真的将我迷醉的一塌糊涂。春天明明来了,却依然透着寒意,早晨的风儿扑面吹拂,仍然似冬风,疼的刺骨。
翻着日历,到了立春的日子,心中欣喜万分,早早的将厚实的围巾与大耳朵兔子帽收入柜中,美美的将单薄的毛线裙,细跟鞋备出,目的就是为了迎接春天的来临。没想怕冷的我丝毫不敢穿上身,依然将羽绒服捂得严严实实,胖胖的,笨笨的,有些好笑又气恼。
春天来了,是不是万物已经苏醒?可我明明未曾看到花朵儿争奇斗艳,未曾听到鸟儿欢快的鸣语,未曾感觉到暖暖的气息,难道还是冬天吗?
我们在回忆,说着那冬天,冬天是美丽的,晶莹剔透的雪花,一瓣一瓣飘飘扬扬洒向整个世界,铺满大地,纯净的白刺亮我们的眼睛。每到下雪的冬季,我必然身着红装奔跑在白茫茫的雪地。纯洁的雪地中留下我小小的脚丫子印,站在空旷的雪地中央,我仰望天空,朝天空呐喊,喊出我心中的彷徨与失意。这个时候的心情总是很平静,将我心中的烦恼与苦楚一并驱除掉,能让我感觉到些些轻松与欢愉!
感觉自己总如冬天,那般冷若冰霜,工作中无行的压力,让我眉头凝结,找不出开解的途径。于是盼望着春天,希望生活中的春天便也会跟着如约而至。
春天暖暖的阳光照射在我身上的时候,似乎也驱散了我眉头凝结的霜。倚在办公室窗边,蓝色窗帘上的小碎花在阳光折射下,似乎也散发出了清香。端杯浓浓的茶,品一口,苦涩的味道使我又自然的将眉头紧皱,苍白的脸颊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曾经腮边的2朵红霞,不知何时已悄然褪去。
这个时候,我便爱上了苦丁茶,入口苦涩,沁入心中半响后,却有着丝丝甜味,回味之余,心中更能引发共鸣,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次又一次说服自己,为自己开解出各种途径,坚持住,继续自己选择的路!
很想去攀越山峰,很想领略山林春光的美景。想在高高的山顶,贪婪的呼吸春天的味道,享受那份自由与快乐,那份轻松与美好!
春来了,脚步却非常缓慢,像小家碧玉似的大家闺秀,轻轻的迈着小小的步子。又好像刚出嫁的新娘子,将美丽的脸庞藏于红红的盖头下。偶尔探出头,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美,使人迷醉。
幻想着自己正置身于野外,红红的杜鹃花簇拥着我,我仿佛一个天间的仙子,尽情的挥着翅膀,在杜鹃花丛中漫舞,那般自由自在,那般心旷神怡,那般美丽!
可那只能是梦,现实世界里,我真的累了,疲了,乏了,我却依然只能坚强的面对。甚至想过自己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蜜蜂,蝴蝶,欢快的飞舞在花丛中,沐浴在阳光下,哪怕遇上狂风暴雨折翅了,也能轻松安然的沉沉睡去。
面对自己,有些伤感,有些心痛。望向窗外,天依然蓝的精致,云朵依然白的透明,城市中央,我没有嗅到春天的味道,难得是因为我的心还留在冬季?
走在这条熟悉的街道,过往的人们急匆匆的脚步,忙碌人生中,谁不是在压力中生存?我深深的呼吸了口气,惊奇的发现小区花园内杜鹃花若隐若现露出了粉嫩的花苞。
顿时,我的眼泪流下,站在暂露尖尖角的杜鹃花丛中,我对自己说,原来春天真的来了,那么悄声无息。我一定要驱除掉心中的冬天,迎向春天的阳光与美丽,给自己一份灿烂的心情,属于我的不再是严寒的冬季,一切随着春天的到来而春暖花开!
初春文章10:初春,生命的力量
文/雪逸清灵
冬的挽留那样缠绵,一场暧意的雪,一次突如其来的降温,却无法拖住春的脚步。仍是凛冽的风,却已不是刺骨的寒冷,带着些许的温与润,羞答答的传递着春的讯息。阳光热烈起来,流连的时间也长了些,仿佛一梦初醒,一切都亮丽起来。
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囚禁了一冬的心也无法阻挡出行的脚步,走啊,寻春去,怎能辜负这大好春光!在清晨略有些冷涩的风中赶至相约地点,新朋老友相见言欢。难得的默契呢,大家都选择了粉色的服装,太阳渐渐升高,映得脸儿心儿一样亮堂堂红彤彤,那些许的冷涩灰溜溜地逃走了。仍是通向水库那条熟悉的路,走的多了便如同呼吸脉搏一般,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而今天的旅途中,我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重新审视起这条带给我们诸多欢乐的小路。沿途走来虽然表面仍是荒芜的景色,枯枝败叶积雪残冰,但细心观察却也难掩那隐隐勃发的生机。干枯的树枝透出隐隐的绿,融化的积雪化作淙淙的溪流,植物的生长散发出香气,野鸟于苇丛中轻快的啼叫。好象抻了个懒腰,万物都从冰封的季节里苏醒起来。
一株在枯叶下顽强挺着腰的小草,一朵在积雪中迎着太阳绽放的小花,带着鲜灵灵的春意展现在我们眼前,让人不禁为之欢呼雀跃。它们更象是斗士,战胜了春寒料峭,挥舞着有力的臂膀向我们致意!可是当你闭上眼睛,敞开心扉细细的感觉,就会感觉到一种无处不在的生命力扑面而来,还带着鲜活的体温。那鲜活从风里吹过来,从士里钻出来,从枝头的绿里浸出来,从解封的河水里流过来,从野鸟的啼声里婉转而来,从小松鼠轻盈的跳跃里抖落下来。当这鲜活随着空气注入我们的身体,一种新生的感觉油然而生,充满无尽的力量。一草一木皆有意,一山一水总关情,大自然总在无声的启迪我们,让我们恢复自身的灵性,寻找生命的巅峰,也许人生最真的快乐就是置身于山水之间。
这条路走了四年,每次走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与收获,生命的精彩对我来说就是在路上。而今天路上的行人明显多起来,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来处哪里,都用脚步丈量着生命的长度。那五颜六色的服装,或坚毅或转松的表情,一成不变的步伐,都诠释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路上的足迹书写着对大自然的热爱,这路上的欢声笑语诉说着生命的美好。从此这旅途再不孤单寂寞,它带着天然质朴的气质,载着小城人民淳朴的愿望,走进小城人民纯洁的心灵!
初春文章11:陌上花开
文/河清
那年初春,陌上花开,阳光正好。
他从部队转业了,却是风华正茂。被暂时安排在镇政府写材料,他的感觉很好,很适合爱好文字的自己。
他的座位,正对着她。她还年轻,活泼且爱调侃。一天,她从陌上采来一束野花,在办公桌上捣弄着插花的招式。捣弄中,偶然抬头,发现他恰好痴痴地望着她。
时间的荒野里,没有早一刻,也没有迟一刻,那一瞬间,她,读懂了他的心。仿如梦中,他慌乱掉转头,红着脸去烧开水了。
他要走了,调到城市的大企业。他约她出来吃饭。高高的椅子,矮矮的桌子,两人中间,隔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还有一束陌上花。
他说:“如果我还没有娶,你还没有嫁,该多好。”
她咯咯地笑着回应:“我们可以做好朋友,很好很好的朋友。”
他幽幽地叹气,又充满期待地说:“男女之间没有纯粹的很好很好的朋友,如果有,一定是掺揉着……”
她想:有些错误,不可以犯。最终,他们成了淡淡的朋友,而不是很好很好的朋友。
后来,他成了大企业的中层干部。她还是她,只是沧桑了容颜。
偶尔,他会打电话给她诉说工作和家庭的苦闷,末了,总是一句:“出来喝杯咖啡么?”
她依然咯咯地笑着调侃他:“你是官,我是民,岂敢……”
调侃归调侃,说不清为什么,她总觉得欠着他的真情。
隔了十多年的光阴,又是一年的初春,陌上花开,阳光正好,她和家人在郊外的公园散步,看到他也和家人在散步,很甜蜜的一家人。她终于释然:他最爱的还是他的老婆和孩子。
初春文章12:初春花开梅枝俏
文/天一尘
江南的初春时冷时暖,不管冷暖怎么变化,梅花照常盛开。听说梅花节开幕了,心里痒痒的,就想着早点去目睹一下梅花的风采。
淡云遮日,虽然天不作美,一想到赏梅的喜悦,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入口处有个大牌子,上面写着:梅花节。放眼望去,人山人海。不远处有一株奇异的梅花,树上竟然同时开了红的、白的、黄的梅花,不少人驻足观赏称道。
来到梅花园区,拍照留影的人到处都是。本是花为景,人立花畔,却装饰了花景,淡淡笑容和着梅花红韵,别有一番情趣。
拍个梅花倩影真不是个容易的事。人流如潮,人头攒动,前脚走人后脚又微笑而至。拍个梅花,也得花点心思。有的梅花开得正好,像一张灿烂英俊的笑脸;有的梅花才开半朵,含羞娇柔;有的还只是个圆圆的花苞儿,如小姑娘的脸蛋。一路走马观花,繁花似锦,赏心悦目,各种各样的花容月貌,真是千姿百态,仪容万方,各有各的千秋,各有各的柔美。没有绿叶相伴的梅花,照样开得那么灿烂,那么美艳,那么温馨,像一个个美丽可爱的天使,悄悄地唤醒了沉睡的春天。
今年初春不算冷,暖暖的,梅花开得格外灿烂迷人,给人以春天的温馨,春天的遐想。记得有一年,下了好大的春雪,可是梅花照样盛开,一点都不惧寒流,微笑于世。洁白的雪,映衬着梅花,梅花笑得更是艳丽。春来万物初始,只有梅花默默点醒春天,点染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点亮人们心中的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春天梦想。
梅花还是思乡之物。记得王维有一首《杂诗》,写得很有思乡的味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不仅是对梅花的思念,更是对家乡故土的一种眷念。一向空灵诗风的王维,却也这般婉约。一枝简单的梅,却蕴含了诗人少年时光的美好情怀。
写梅最有气势的要数毛泽东了,他赋予梅花凛然高洁的气质:“俏尔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读之令人神清气爽,仿佛一下释然了沉寂的冬天,满眼都是芳香的春色。
春意融融,白梅、红梅、黄梅,个个非凡,独自绽放着秀丽的容颜,微风轻拂,香气暗流。白梅素洁,优雅;红梅热情,豪放;黄梅艳丽,透明。花开风中,暗香疏影。
望着满眼的梅花,我在心里想:梅花开了,春天醒了。
初春文章13:故乡的燕子
文/曹含清.
有一年初春,飞来两只燕子在我家的屋檐下筑巢,我和母亲发现时墙壁的一角已经粘上许多泥巴与树枝,燕子在屋檐下飞来飞去、唧唧呱呱。
母亲说它们太吵扰,她说着捞起一根竹竿驱赶它们。它们受了惊吓,在半空盘旋一阵飞走了。
我连忙劝阻她,说它们千里迢迢从南方飞过来,在我们这里无依无靠,还是让它们在我们家安家吧,我们的屋檐能为它们遮风避雨。
母亲将竹竿放下来,盯着脏兮兮的墙壁叹了一口气。我望着远去的燕子,猜想它们受了“虐待”,很可能不再回来。它们可能将会另寻一处筑巢。
出乎意料的是次日清晨它们又飞了回来,在屋檐下喧鸣不止,将我从睡梦中吵醒。我推开门看到它们在空中翩然飞舞,喙上衔着细泥。它们扑棱翅膀,将细泥矫捷娴熟地粘结在墙上。日复一日,燕巢越来越大,整个燕巢口窄腹大,像是一个葫芦。燕子衔着一根杂草,到巢口时敛羽收尾,倏然而入。
我想那些杂草是它们的床铺,那些杂草或树枝是它们的家具。新家布置妥当,它们开始甜甜美美的过日子了。
暮春时节,燕巢钻出几只乳燕,伸着细长的脖子唧唧待哺。它们一天天长大,慢慢开始练习起飞。它们挥舞翅膀从燕巢飞到屋檐的电线上,又飞到院子里的梧桐树的枝桠上。它们一不小心还会坠落在地,但是它们好像从不气馁,使出一股韧劲儿,只见它们用翅膀迅速抖去身上的灰尘,继续笨拙地飞舞。
初夏时节,天气渐热,我们一家人常常在院子中闲坐。小燕子常常会突然飞掠过来,落在木桌子上,或者落在我们的头顶或肩上,像是在和我们嬉闹。我很高兴,它们好像已经将我们的家当作自己的家了。
深秋时燕子没有了踪影,落叶在寒风中翻卷。我想燕子飞越万水千山到南方过冬了,它们喜爱温暖的天气。下一年春天它们还会回来,还会在屋檐下呢喃歌唱。
它们秋去春来,年复一年,四季在悄悄变换。村子里的孩子渐渐长大,成为青年人;从前的青年人渐渐变老,成为头发斑白、满脸皱纹的老人,然而那些燕子似乎长生不老,年年岁岁都是老样子。
我长大后在城市谋生,像是一只燕子寄居在城市出租屋的屋檐下。春天时,在城市的天空中我望不到飞翔的燕子,更听不到婉转的燕语。我总是想起故乡的燕子。现在已是暖春时节,故乡的屋檐下恐怕已经栖满燕子。
初春文章14:读春
文/王子安宁
每一年的初春,就是春天刚刚露芽的时候,我都会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来到附近的一处野生公园,说它野生,是因为,整个公园里尚有树龄很大的几株老树,有山坡一样的原始小森林,有灌木,有小河,还有林次的石头。且因为只有附近小区的居民知晓,所以,人也不是很多,是一处值得流连的好去处。我喜欢通过这样一处小园子,来与四季的更替打声招呼,特别是由冬入春的时节,那一树或一角的绿芽,格外的诱人,且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让整个世界仿佛都春意盎然,有一种积攒了一冬的力量要爆发的冲动,很美好。
常常在这样的时候,带上相机,拍下每处让我感受到生机和春意的景致,每一次驻足,都是因为一种感动,一种喜欢,一种由心底油然而生的对于生命力的敬佩。用心体味,别有一番情趣。
时间的脚步走出不同的风景,每个季节有不同的感动,美丽着温暖着我们的生命。何不让生命也活出这样的景致,这样的节奏,和这样的快乐!无论其他,走着自己的旋律和方向,在每一次小憩时,都能留下一片诗一般的心境。
走在初春的风景里,身不由已地融入风景里,读春天,也是读自己,读春的生机读感喟春的美丽,也是地读自己的生命力感受内心地美丽!
是以为记,在这样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
初春文章15:荠菜淡淡香
文/宋红喜
初春的阳光是灿烂且温暖的,田园里的油菜花早就拔节含苞待放,有些任性的油菜苗,按捺不住对春天的那份焦渴,在依然寒气拂面的初春翘首绽放出黄艳艳的油菜花。风儿吹过,那零星的油菜花在风中凌乱地狂舞,犹如那美丽的女子早早地穿上了春天的衫裙。
这让我无法抵制那田野里碧绿的诱惑,领着闺女去菜地里挑野菜。此时最抢口的野菜便是那有着“灵丹”美称的荠菜,有句俗语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其实,到了三月三的荠菜,早已经开花结籽老得入不了口了,倒是这个时候,正是吃荠菜的好时节。闺女兴致勃勃,只是担心我能不能在百草丛中辨认出荠菜的模样。就好似担心我能不能在人群中一眼看到她一样。听母亲说,小时候因为缺粮才挖野菜充饥,那时侯,荠菜可是上等的野菜。其实,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餐鱼顿肉,不愁饱腹,荠菜竟然依然是上等菜,在席上占得一碟之地,自是倍受青睐。
提着竹篮,走在散发着泥腥味的松软的田埂上,田埂边那些在风霜中倔强生长的荠菜,被霜打过寒风吹过的绿叶早就变得暗红甚至发黄发枯,呈现一层败色。这样的荠菜口感差,不在我们的搜索范围,我们把目的地锁定在菜园子。菜园子里的大蒜垄上,青菜间隙里,芥菜的枝叶下,到处都是。拂开菜叶,荠菜便绿生生地露出来,又肥又大。枝叶舒展地铺开,细细的茎、鲜绿的叶,就如那温室里的花儿,在菜叶下躲避着风霜雪雨,才得以长得那么娇嫩又肥硕。我迫不及待地用剪刀小心地从菜根下剔除出荠菜,那带着泥土味的湿润的荠菜,像绽放的花儿一样被放进身边的竹篮里。女儿像钓鱼的小花猫一样,不专心挖菜,却在一边忙着给荠菜拍照,给挖荠菜的人拍照,给身边的不知名的小草小花拍照,忙得不亦说乎。我一边挖着荠菜,一边和闺女说起当代作家张洁的《挖荠菜》这篇文章,作家张洁小时候因为生活困顿,忍饥挨饿,受尽苦难,因为荠菜能够饱腹,便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情感。其实,闺女是无法体会到那种感情的。生活在今天这个幸福时代,在她们的眼里,挖荠菜就是一种户外活动,有着城里所没有的乐趣。荠菜真多,很快,那圆圆的小竹篮便装得满满堆堆的。伸直僵硬的腰肢,我骄傲着自己的收获。
荠菜有很多种吃法。洗净,沥水,备用。喜欢汤,就做成荠菜豆腐汤,绿白相间,清清淡淡,润滑爽口;或者做成精致的荠菜圆子,也可以包混沌或者饺子,或者可以拌些面粉做荠菜煎饼,想怎么吃都行,只要你喜欢。
现在,荠菜不再作为果腹的东西而被期待,反倒成了生活的调味品,偶尔来点清清淡淡的荠菜,何尝不是难得的美味。
对荠菜我也是有着特殊感情的。离开乡下来城里,乡下的一切便都尘封进记忆里。吃荠菜时,我都能闻到那熟悉的泥土的气味,想起老屋,想起母亲,以及母亲说过的有关荠菜的往事。
于是,每年到了春天,我便想着荠菜的香。
初春文章16:又到一年养蚕时
文/周行
初春时节,在学校大门口突然发现有人在卖蚕,女儿激动地拉着我说:妈妈,看,蚕宝宝。我知道女儿想养蚕了。女儿买了20条蚕,小心翼翼地用纸包着带回家,照例又开始了每年的养蚕行动。我自小就害怕一拱一拱走路的东西,比如蚯蚓、蚕、毛毛虫,青虫、菜虫等等,但是女儿养蚕,我也不好反对,只有不闻不问了。
吃过晚饭我正专注看新闻联播时,女儿趁我不注意,把一条蚕放在我的衣服上,虽然我被吓个半死,但吓了一下后,感觉好像这东西真的不是那么可怕。于是我试着喂桑叶,仔细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得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益处。
首先,慢慢地,我真切明白了“蚕食”一词的含义了,原来只从字典中看到蚕食的释义为“慢慢地吃掉”,这词源于蚕吃食,一点一点的往前推进,结果是被吞食得干干净净。我把这一发现告诉女儿,她一下子就记住了蚕食一词,看看,算是寓教于乐吧。
其次,培养了爱心。养蚕就能体会到蚕也是一条生命,是需要悉心照料的。我负责采摘桑叶,女儿听了爷爷奶奶的话,每次我出去采桑叶,她就叮嘱,一要采嫩的,就是颜色不是很绿的那种,最好是叶尖。二是蚕宝宝只喜欢骚味,别的叶子不要。三是湿的不要,叶片上有湿的,蚕吃了会拉肚子。采了叶子回来,女儿会一片片检查,符合了她的要求,她会表扬我一句。女儿换桑叶时,把蚕一条条很轻柔地捉到另外准备的纸窝里,再把原来窝里的粪便打扫干净,然后铺上一层嫩嫩的桑叶,再把蚕一条条放到桑叶上。整个过程她很认真,一丝不苟。
三是多了写日记的素材。女儿这几天很辛勤地写日记,内容都是围绕蚕展开的,写她如何给蚕安家,如何给蚕喂食,如何识别桑叶,蚕如何吃食,蚕的长相等等,小小的蚕,牵动了她的写作欲望。
等蚕慢慢长大了,结茧吐丝了,围绕春蚕结茧吐丝,我和女儿会念诵“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一年的养蚕行动就在诗词的念诵中慢慢结束,然后我们会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来年的春季,等待来年的春蚕。这样的一种期盼和等待,似乎也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幸福,是一种最真实最细小的幸福,愿这样的幸福永远填满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