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文章

请欣赏天冷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天冷文章1:冬日腌菜香

文/黄健

天冷了,母亲托人从乡下捎来一些瓶瓶罐罐,都是母亲亲手做的腌菜。金黄的酸菜、碧绿的酱黄瓜、洁白的糖蒜、褐色的芥菜丝……打开瓶子的一瞬间,那熟悉的味道就扑面而来,如同母亲那温暖的怀抱,一下子就把我带到遥远的故乡……

故乡的冬天仿佛就是从腌菜开始的。当家家户户从墙角拖出大大小小的腌菜缸时,冬天便在乡村粉墨登场了。

母亲是十里八乡的腌菜好手。

白菜是农家的主菜,母亲种了长长的几垄。挑一个晴好的日子,担着畚箕去了,一担又一担挑到家门口的小河边。母亲坐在青石板上,细心地剔除表层枯黄的菜叶,刷掉叶片上每一个泥点和污垢,摘除每一条青虫。母亲又在院子里铺上柴帘,将洗净的白菜摊在上面风干,那阵势就像一个个孩子安静地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不出三日,它那圆润的模样已经明显干瘪下去。在等待白菜风干的空隙里,母亲清洗着那只通体深褪色的大水缸。藏在缸里的灰尘和蛛网被母亲除去,但缸壁内那淡淡的囟咸味却是洗刷不掉的。

接下来,就是全家齐上阵的时候了。我和姐姐负责递菜,母亲把白菜一层层码在缸里,码一层撒一大把盐。高高瘦瘦的父亲负责踩菜,他赤着脚,卷着裤腿,站在缸里的大白菜上,一脚一脚重重的踩下去,因为经这样压实腌制的白菜才酸脆可口,不易腐烂变质。

热热闹闹中,这缸里就腌满了大白菜。然后,母亲还在白菜上面铺上木盖,再在上面压上几块大石头。然后,父母合力把它稳稳地安置在院子的墙角。此后的日子里,母亲会三天两头地搬开石头,掀起木盖,查看菜色的变化,舀出多余的卤水。经过一段时间的腌制,白菜从外形到身心完全告别了原有的状态和色彩。

第一次开坛,母亲总会捞几棵给左邻右舍尝尝。母亲腌制的白菜,从叶到柄都是黄灿灿的,香飘十户,酸脆可口。切一盘下酒,凉爽宜口,或者炖粉条、炖猪肉、炖豆腐,让人吃得有滋有味。母亲做的腌菜常会引来左邻右舍啧啧赞叹,此时,母亲就会显得格外高兴。

母亲心灵手巧,不仅会腌大白菜,还会腌各种小菜,黄瓜、萝卜、蒜头、芥菜、豇豆……都可入坛。此后的一日三餐,饭桌上不断有新咸菜出场亮相,全家人胃口大开,一动碗筷,咸菜碗立马碗底朝天。“再掏一碗来!”在兄弟姐妹们的嚷嚷声中,母亲笑着又去坛坛罐罐里捞上一碗来……

如今,我在城里工作,很少回老家。母亲知道我爱吃她腌制的咸菜,依然每年坚持做几样腌菜,托人捎给我。在遥远的城市里,我品尝着母亲做的腌菜,那腌菜的一经一络、一丝一缕、一箸一筷里都浸透着母亲的爱,让我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在遥远的他乡,我不孤单,母亲的爱一直伴随着我左右!

天冷文章2:励志的大寒

文/寇俊杰

天冷不可怕,可怕的是坐着不动,啥也不干,那样就是抱着火炉也会觉得冷 恨狐 摄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但越是恶劣的天气,越能磨炼人的意志。

大寒前后,父母比平时忙多了。虽然天气寒冷,冰水刺骨,但母亲要洗全家的衣服、床单等,洗着洗着,手就冻得失去了知觉,母亲就把手夹在胳肢窝里暖暖,然后接着洗。

父亲也不闲着,他有时给母亲打下手,有时把家里的花生、红薯等拉到镇上的集市去卖,回来时再买些年货。我们家离镇上有二十多里地,父亲早上天不亮出门,到家天都快黑了。

在凛冽的寒风中,父母手上冻裂的伤口更深了,额头上的皱纹更密了,腰也弯得更厉害了。

大寒时节,学校已经放了寒假,哥哥姐姐却不能随意地玩儿。他们除了写作业,更多的时间是帮家里干农活、做家务。早上,他们要起床去拾枯枝落叶,那时煤很贵,需要烧柴火做饭。拾柴火的人多,去晚了就拾不到了,所以他们总是在母亲的催促声中,天不亮就出了家门。

虽是农闲季节,但为了来年的丰收,哥哥还是要帮父亲把猪圈里的粪拉到麦地里,给麦子施肥。姐姐在家除了帮母亲烧火做饭,还要参与家里的一切家务,比如喂猪喂鸡,打扫院子等。

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父母一般不给我派活儿,但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我还是会主动帮忙,比如拉粪时在前面拴根绳子跟着拉,回来时帮着拉空车子,扫院子时帮忙倒垃圾……听到父母夸我的声音,我心里真是比过年吃糖都甜。

父母在我们干活时常问我们冷不冷,哥哥姐姐和我都摇摇头说不冷。真的,我们说的是实话,有时额头还冒汗呢。父亲就笑笑说,天冷不可怕,可怕的是坐着不动,啥也不干,那样就是抱着火炉也会觉得冷哩!

虽然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全家人各尽所能的忙碌中,我却感到了家的温暖。父母的所作所为,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我们不怕吃苦的性格,磨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让我们长大后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天冷文章3:寒天味美

文/郭华悦

天冷了,味蕾上却渐渐迎来了盛宴。

很多美食,都得在寒天里,才能品出美味。热辣辣的天气里,随着热气一起升腾蒸发的,不仅有汗水,还是有品尝美味的耐心。

而到了天冷的时候,味蕾也开始蠢蠢欲动。

外头寒意渐重,人在屋里,炖一锅热气腾腾的肥肠,最是惬意不过。舀一碗肥肠汤,蹲在大门口,就着寒风喝汤。热乎乎的汤一入口,顿时将寒风摒绝在外。外冷内暖,还有肥肠的香气萦绕在味蕾上,寒天里最美的享受,也莫过于此吧!

当然,肥肠炖汤,少不了萝卜做伴。

肥肠是主,萝卜为辅。但萝卜看起不起眼,却总能在肥肠汤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意识到萝卜的美味,还是近年来的事儿。

而在童年里,萝卜在饭桌上,扮演的是黑脸的角色。与胡萝卜的僵局,是在长大后,才化解的。,把胡萝卜切片,一起下锅炖肥肠。一到门口,肉香混着一股淡淡的,似有似无的甜香,一个劲地往鼻子里钻。

我这才猛然意识到,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对于胡萝卜的排斥,已经消失无踪。炖汤时,加点胡萝卜,可以去油腻,增甜香。炖得软嫩的肥肠,和萝卜一起入口,层次丰富,口感上更是绝佳搭配。

除了配角,作为主角的萝卜,也别具风味。腌胡萝卜,每顿饭前,切一小盘,也只是作为饭桌上边边角角的开胃小菜。吃饭或喝粥,大鱼大肉油腻了,更是少不得胡萝卜。盛一小碟,看似无足轻重,但若少了,一顿饭就显得浓而生腻。

寒天的味蕾上,因为有了肥肠和萝卜,而倍感美妙。在外头的日子里,每逢外头寒风渐起的日子,炖一锅肥肠萝卜汤,人坐在窗前,看着外头一片萧索,心里却春暖花开。

天冷文章4:望月清夜·落殇倾城

文/一盏凝碧

一天冷月,半城清寂,烽烟缭绕的斑驳世事中,一扇虚掩的城门,一片凌乱的残踏;谁守着兵荒马乱后的红尘战场,任尘劫硝烟的惨烈,在心上流淌成殇……

——题记

光阴里的一次决然转身,匆匆一别已是经年。回眸过往,离念挫伤,忽觉漠然而去的那个时刻,只是一个人面对终场的娓娓落幕。自此,你化为她笔下的源头,牵出一个个幻影、虚无的臆想;丝丝痛痛勾兑在浅墨流痕里,倾诉的皆是斑斑殇情。

她是你握不住的一缕风轻,你是她割不断的一脉心柔,却终被岁月研磨成一指流沙,飘扬、泻落在恋恋风尘。结缘于文字,中伤于文字,尘世梦尽处,一个人的天涯,唯以心为舟、以笔扬帆,幽幽渡你曾落影的一蓑烟雨红尘。

你为她写下的诗句,她至今无法参透,只知你落笔的顷刻,她亦感知,亦有心痛。曾经,她想用如水的温柔,炼化你坚实厚重的心铠;几番辛苦,一切皆是徒劳的顿悟后,剥落的是自己层层的伤。她多想自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平常女子,多想你是安于明月清风别院的温玉男子,世间情爱,简单,醇美;附庸风雅,也只是属于两个人的浪漫。

寄思千古,柔肠寸断,她仍持素莲之姿,凭一天皓月的朗朗清明,执着守着那份情纯。此念,一朝缔于心上,便是亘古的无悔。那么多世事过后,诸事均淡然,唯解不开这一份情结。你终日拿着盾牌、戴着面具行走,她予你的姿态,无法亲近,无处逃离;从来不曾接受,便找不到借口拒绝,也更无从去怨尤。

泪水湿润的眼底,生出高窜的火焰,一个人与一个人的依依不舍,只剩飞蛾扑火的结局。你究竟有多少力气,来承载那么多人的魂飞魄散?你将一朵朵枯萎的花心,收容在一页页苍老的光阴里,此后,再捧不出一个完整全心于真爱的女子。

一城斑驳的月光下,你守着一份清高、霸傲,坐等落花逐水流;一滴霸王的眼泪,浊了花的颜色,再挂不出一个月明朗晴于天下。只是,又几人可懂你,冷冽背后的柔软;又几个人可触及你,喧嚣中隐匿的悲凉。也许,唯有她懂。

清寂冷月下的安然里,听一首《刺猬的拥抱》,不觉又想起与你那些磨心的纠葛。“是不是我们都疯了,把情人当成敌人了?谁知道刺蝟都怎样拥抱,才不会痛到放掉。我的自尊和你的骄傲,能不能和好,我们应该要怎样拥抱,才不会痛到想逃……”她懂你的在意,你明了她的心思,那究竟你们在吵什么呢……

心与心的相拥,可以穿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纵是疾风劲雨也无法阻隔。即便爱慕深浓,心倾意笃,却不懂该怎样去避免,彼此间无意的伤害!亲近,总是落得疼痛,温软,总是换来心伤;唯执真心,选择去别离。

你可记清,从你身边走失了多少痴情、才情的女子?她们用眼泪喂养你的笔端,用心的滴血丰韵你的诗情;她们是你文字里最鲜活的生命、最蓬勃的心脉,从而成就你锦帛上太多的华美。她们书写的故事,描摹的情感,每每总是与你有染,丝丝缕缕的情思,总牵着与你的过往,文字里的爱恋,再与你脱不了干系。

多少人挨不过撕心的痛,抵不住无休无止的煎熬,最后做了情感的逃兵。她们将你请出了视线,却终其一生的力量,请不出一方心界。谁的天空,在你的手掌,谁中了你的蛊,黯然在月色里消沉。唯有她可以把自己置身于纷繁之外,那些女子,是她眼中忧伤而美丽的花朵,让她爱慕又心生怜惜的花朵。

“别人流泪换我血滴,我不多情谁多情。”纵是你负了天下苍生,又谁可讨伐那引剑一刎的决绝与不顾。你是如此的狂妄,本该是别人血滴方才换你流泪,任其伤痕遍体、心域渗血,时光老去的今朝,你是否懂了心疼?那些字字句句,染了黯然落魄的神思,伏在宣案上吟殇呻痛;若非设身体会,谁可真真切切感知其刚柔中的烈性。

时间,真的是最好的遗忘;同样的一曲清音,依旧在你的望月之城中悠荡回旋;隔断光阴的流转,今日再听,已再没有了最初的悸动和热烈,予你的情浓,沉淀为一份淡泊的心绪。仰望朗朗皓月无边的苍穹,陨星划过天际的一刻,除了一声悠然轻叹,已无感其它,更没有落寞和心伤。

你学会冷漠的面对,却学不会干脆的放手。你多情吗?是的,许是除了圣主就数你这般的博爱了吧!你让她懂了一个“惹”字的残忍。总是在将要遗忘的时候,告诉她她于你心中依然存在,无法抹去,且非平常人的姿态。一次次的招惹,一次次的触痛,就像翻开尚未风干的伤口,何时能愈合!

她依然怕你相望的目光,一眼深情的热烈,化尽所有积重的怨尤;她怕与你的重逢,久别而来的走近,拥碎了一天落花的美艳,轻轻触指的惊扰,纷乱了明月投影的波心。然而,已然时过境迁,心态不似从前,曾经心动,也只是曾经。终是理性多于感性一些,太多的深切,随着时光的潜行,风化,淡释。

江南烟雨,朦胧青岩古镇,你相约的花溪梦,妖娆开放在流年中,四季旖旎春色一片。落花飘零的清灵溪水,迂梦温情的执手相牵,芊芊陌上,开满憧憬中的美好香韵。风过留痕的心上怡然锦簇,彼岸灿烂的芳华里,遥寄一份期许:那百花深处的重逢,可否有一个明媚温暖的结局!

那一处温馨、浪漫的风景,已再无可能有她的影迹,也再无关于她的风月长天;一切美好,只能安放在她予你真切祈愿的梦际中。她牵挂远方的你形单影只,她的期盼如初:若再遇情缘,多希望你会珍惜,不要再错过!飘零有归宿,倦鸟有归巢;跋涉过情与爱的坎坷之路,她相信,终有那么一个女子,会倾尽毕生的风华,换你半生的颠沛流离。

漫漫红尘路上,景致依然美丽,花儿依然芬香绽放。感恩世间太多春暖的相逢,于是以为,再不会写这样疼痛冰冷的句子。然而,却是尘缘无果逐水去,怎奈秋风惹落红;而今,她不想明白你说的重要,不想给自己再去负累的理由。一纸素白,就只为曾经一次心动,做一个深切的祭别!

迷蒙风尘,往事如烟,依依眷眸回望中,寄语旖旎风景依旧的江南花溪:云烟散尽的明月天涯两端,惟愿各自安好……

天冷文章5:冬日暖阳

文/木之四季

家乡的冬天是阴冷,潮湿的。天冷我可以接受,但阴冷潮湿的天气我却很难忍受。我讨厌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感觉,出去一趟都不方便。冬天的雨,不是下着的,而是飘着的,像雾一样,一飘就是好几个月。家乡人耐不住了,都骂称为“这鬼天气”!无论什么时候往窗外看,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别说阳光,连天都没瞥着。

在我们那里,冬天的活动也无非两样。女人的话,就喜欢几个好姐妹聚在家里,一边在厨房烤火,一边扯各种八卦;男人的话,一般聚在村头小卖部等公共场合,打打牌,摇摇色子等。像我这样的宅男,一般就是窝在被窝里。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其它时间几乎都在床上。当别人问起我妈我在家干嘛,她就笑说,“那小子在家冬眠呢”!

俗话说“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再阴霾的天气,也总有会放晴的时候。当天上的乌云哭够,哭累了的时候,阳光就会偷跑出来。

冬日的暖阳,不似春天那般明媚,不似夏天那般炎热,也不似秋天那般死气沉沉。冬日的暖阳,是宁静温柔的,像淑女的手一样,很轻,但那轻柔之中蕴有无限温情。她轻轻地降落在你身上,刚开始你甚至都不会发觉。等你慢慢感觉到身上的温暖,发觉脚下淡淡的影子时,你才会觉察到她的存在。

每到出太阳的日子,我都会从被窝的坟墓中爬出来。兴奋得就像一只经历了漫长的等待,终于冲破了蛹,重见了光明的蛾子。我会搬出一张扶手椅放在院子里,静静躺在阳光下,晒他个一整天的太阳。不闲谈,不喝茶,不看书;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就这样静静地躺在阳光下,尽情地享受阳光的温暖。有时我会张着朦胧的眼睛,望着同样朦胧的天空。阳光并不刺眼,它模糊的轮廓隐藏在天空背后,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砂纸一样。有时我会在太阳底下不知不觉中睡去。冬天的阳光暖暖的,怎么晒也不会热,就像躺在母亲的怀里一样。

天气稍转好一点,天空比较放晴,没有那么阴冷的时候,可以选择出去散散步。这时候大街上会有很多人,路边摆摊的小贩都到处都是。

冬天的街道上,虽然人多,但并不吵吵闹闹,挤挤攘攘。人们迈着悠闲的步子,走在阳光下,走在大街上,话语声都很轻柔。平时大声吆喝的小贩,也不再做激情演讲,他们只顾边晒着暖阳,边和傍边摆摊的朋友聊天。

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人们放下了担子,放下了学习工作,放下了一切压力。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只是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散散步,逛逛街,聊聊天。尽情地去享受生活,享受阳光。

天冷文章6:天冷了朋友来吃烤鱼吧

文/肖雄

冬天吃夜宵,“烤鱼”必是首选。一到周末,邀约几个朋友,一起去烤鱼,边烤边吃边聊天,品美味,谈生活,好酒的,还可以整两拳,那种气氛,让人羡慕。

烤鱼按主配料来分,有豆豉烤鱼、豆花烤鱼、酸辣烤鱼等,按地名分,有重庆烤鱼、川味烤鱼、贵州烤鱼等。而在黔西南,烤鱼店很多,名字也是稀奇古怪,什么“呱呱叫”“留一手”。

鱼的营养丰富,吃鱼的好处尽人皆知。所以一到晚上,烤鱼店相当火爆。走进烤鱼店,热情好客的服务员马上跟上,带领客人到鱼池,现场选鱼。选鱼,身边很多喜欢吃烤鱼的朋友有讲究,什么个头挑“八分大”的,鱼眼浑浊塌陷、鱼鳃发灰的不买,什么水箱内水的颜色不对不选等。

而我,典型的吃客,只管吃,不懂这些。

鱼选好,烤鱼师傅根据客人的口味要求,开始烤鱼。烤鱼上来之前,可以喝点茶,服务周到的烤鱼店也会端来一两碗玉米粥、银耳汤之类的,让客人暖暖胃。

在说说笑笑之间,半小时左右,烤鱼的师傅将一盘香喷喷的烤鱼端上餐桌。

端上餐桌的烤鱼,色香味俱全。烤熟的鱼被很多配菜覆盖,有藕片,茄子,大蒜,洋芋,花菜,黄瓜等,味道十分给力。用筷子掀开配菜,当筷子在鱼身上划出一道口子的时候,鲜美细嫩的鱼肉出现在眼前,一股烤鱼味直叫人流口水。

你一筷子,我一口,最后,烤鱼被吃个精光,剩下一条长长的鱼骨,可别丢,鱼骨可是好东西,赶紧拿给烤鱼师傅烤烤再吃。

说到烤鱼,我最喜欢的,还是老家贞丰的一家豆花烤鱼,味道是越烤越有味。

有一次回老家,和朋友去吃烤鱼,和做豆花烤鱼的师傅闲聊,聊起豆花烤鱼的做法,其中豆花的制作非常关键,就是先把在锅内注少许油烧热,下入辣椒段、豆瓣酱、熟大蒜头炒香,放入鱼汤、料酒、白糖、陈醋、胡椒粉煮沸,滤渣后加入豆瓣煮入味,捞出盖在豆花上,中间撒上熟黄豆和葱花;锅内注少许油烧热,浇在烤熟的鱼身上,淋上香油即可。

朋友之间,围坐在一起,吃烤鱼,聊聊近况,聊聊人生,也十分惬意。

天冷文章7:子菁嫣然,梦心飞扬

文/阳光小张

天冷心暖,深秋薄凉。刻一纸祝福,送我一生期望,锦瑟年华,倾城暖阳!

——阳光小张

【子菁嫣然,童心闪亮】

落叶翩然璇舞,又是一个秋。就在这样的季节里,小子菁,一声哭泣,宣告你的诞生,因为你的降临这一天成了一个美丽的日子,世界从此也多了一抹诱人的瑰丽。然后,你在阳光里长大,在月华里水灵,在幸福里永恒。

子菁,你的降生,成了爱的焦点,你顽皮的眼睛,长满了童话,你天真的笑容,是晨露中绽放的最绚丽的花,你的哭声,如托泥带水的鸦。说谎会羞红脸,做错事情会泪如雨下。

时光那样匆匆,你又多了一岁,真怕你长大,怕你营养不好,吃多了酸甜苦辣。那纯洁的心随人间沧桑熏染,找不到现在最美丽的清纯,看不见那哭中含笑的泪花。怕你还没有属于你的结实翅膀,经不起人间风吹雨打,面对不了人与人的阴险狡诈,世人,若都如孩啼时代的纯洁多好,叔叔可以放心让你走遍天涯。

知道你怕冷,不喜欢雪花,我想用太阳一样温暖的胸膛,把雪融化,春天里的百花簇拥着你的微笑,你会幸福长大;知道你怕黑,老希望夜晚也有白天一样光华,我想用月亮一样明亮的眸光,驱赶黑暗,给你一路的繁华;知道你怕孤独,喜欢走进童话,我想化做圣诞老人,天天降临你的梦,掏出大把大把的礼物,让你开心地大笑;知道你最贪玩,曾拉着夕阳,不愿回家,那么让我做你的影子,为天使护航,等你累了,背你回家。

【子菁嫣然,逐梦翱翔】

烛光在温馨中闪耀,你可爱的小脸绽放着人间最纯洁的永恒。为你用百花编织的冠冕戴在你头上,你是那样天真,庄严,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的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一片蔚蓝宽阔的天。

虽然你的好奇心常常惹来麻烦,你的任性常常泪流满面,但是那会让你更快了解人感悟人生。希望你,学会了行走也不要忘记如何让思维飞行,学会了讲话就要说出心里最真切的声音,遇到什么挫折也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生活本身是这样的美好,你嫣然一笑是如此地灿烂,你终将会拥有自己美丽的童话。

子菁,坦诚地去对待生活吧。在暴风雨来到之前,一定要先关好门窗;在事情来到之前,一定要尽力把准备做完,这样,完成时才会有条不紊,有序井然。你要记得滴水石穿,均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前进的路上,万不可因受了一点小挫折而半途而废,止步不前。把梦放飞,成功就在前方迎接你的笑颜。

浩淼红尘,没有坦途。子菁,别怕寒冷,别怕磕碰,挫折可以积累财富,你的未来,一片多彩的天空,飘满了紫藤的清香。你是一只羽翼渐丰的小鸟,稚嫩在一天天减少,生活的不断历练,你终会展翅飞向辉煌。

为什么妈妈的爱,有时会漫过古堡,划过太阳,以严厉的姿式?子菁,叔叔告诉你:妈妈给了你生命,不能给你未来;妈妈教你很多东西,但不能替你接受教育;妈妈爱***妈严厉,都是希望你将来有出息;妈妈为你设计人生的目标,但不能替你实现理想;我们给你讲英雄故事,不是就是让你去做英雄,是希望你有高尚纯洁的品质;我们培养你诗歌绘画以及舞蹈才艺,是让你有一份优雅富含气质的情趣。子菁,嫣然一笑,逐梦翱翔吧,你会有一片翱翔的天空。虽然通往理想的道路,有时候不是顺利的,虽然太阳有时候不是温暖的,可是两米之外,也有叔叔的牵挂,人生有霓虹也有泥坑,追逐理想的同时可要当心路滑,乘一朵暖色的云,轻盈飞越吧,子菁,我在远方为你深深祝福。

【子菁嫣然,梦心飞扬】

我看见你在春风里,放声朗读着幸福的乐章。像一只小鸟在朝阳里歌唱;我看到你在灯光下,一笔一划的画着你的人生,画里透着你的幸福甜蜜;我看见你的眼睛越来越清澈,穿过所有的迷茫,清晰的看见自己前行的航程。

子菁,11月3日过后你又多了一岁,你要记得,小草在成熟过程中除了需要阳光的福泽,雨露的滋润,泥土的爱抚,还必须有袭来的阵阵暖意。如果你有十分的光就发十分的热吧,你温暖了别人,别人也会温暖你。如果你能做一颗闪光的星星,就不要做一颗小小的萤火。

小子菁,你有梦吗?有!一定有!人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梦想。此时,你也许还在拉着夕阳,不愿回家,在潮汐的海边捡拾美丽贝壳;也许你已经开始懂事,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着;也许,此刻你正徘徊在梦想的边沿,感觉梦是那样的遥远;也许,有很多的也许……无论你现在想些什么,都要把心梦放飞,学会飞翔,学会做人,学会奋斗,学会感恩。那蓝天一角,为你挂着成功辉煌的桂冠,闪耀着幸福的光芒!

写不完的心念,抒不尽的祝福。叹童年,吟期盼,在这落叶飘零的秋天,荼蘼的夏日,美丽已成永恒的定格,你那童真纯洁的嫣然一笑,在深秋里把美景装扮。心向北,轻燃一柱香,为你许个愿。梦飞扬,月凝眉,子菁至,笑嫣然,你一生的锦瑟年华,我愿陪伴你,送你倾城温暖!

天冷文章8:冬日 老屋 童年

文/陈喜联

天冷了,起床总显得那么艰难,努力把自己从温暖的被窝里拔出来,需要无上的勇气。

小的时候,每到冬天,我就不肯起床。每天醒来,隔着厚纱布的蚊帐,就看到日头从屋顶的天窗洒下一方白亮亮的光。天窗上偶尔停留的竹叶,像雕琢上去的花纹,精美的图案投射到蚊帐上。总是这个时候,我便开始忧愁——母亲一会儿就会大声吆喝着赶我起床,帐外的空气是那么的冷,凉彻骨髓,躲在帐子里面,仿佛被温暖包裹了起来。

果然,母亲“噔噔噔”的脚步声响起,踩得年久失修的地板“嘎吱嘎吱”地响。我熟悉房间里每一块咿呀作响的地板,上百年的老屋里,被上百年岁月踏过的地板,早就黯淡得没有颜色,只是一片混沌的木色。不用看,我就知道母亲在哪块地板上踏过,踩上去,像踩在风琴的键盘上,每一块有每一块的音响,藏在地板下很多年的空气会从缝隙里空空地跑出来,扫过脚背和小腿,再空空地消失在暗黑之中。

母亲先喊了几声,她的声音总是那么响,那么亮,配着地板咿咿呀呀的声音,就像在唱山歌:“快起来,日头一丈高了。”我不晓得一丈到底有多高,只是缩着身子往被窝深处滑。见我不应答,母亲便撩开蚊帐,“嗖”的一下,方方正正的帐子里边立刻豁然开朗,细小的灰尘在那一方光影里盘旋,慢悠悠的,一如童年的每一个日子。阳光刺得我眼疼,我把被子往上拉,蒙住自己的脸。

母亲的力气总是很大,一扯,被子便从我脸上滑下去。然后低低地威胁道:“快点,自己起来,不然我可掀被子了。”我一听,皱着眉把被子裹得更紧了。母亲伸手拍打一下我,“锅里的粥都要凉了,快起来。”

跟温暖的被窝比,一碗热粥显得毫无诱惑,我宁愿饿着肚子继续睡觉。

母亲没有办法了,只好踩着咿咿呀呀的地板出去。再进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碗粥,热气袅袅舒展开来,在白亮的光里轻柔地舞动一阵子,再恋恋不舍地飘散开去。

母亲帮我披好棉袄,在被子上铺一张报纸,把碗筷递到我手里:“囡,快点吃,小心着凉。”一阵香味,沁人心脾,钻入鼻子,钻入胃肠深处,肚子一下子咕噜咕噜叫起来。仔细一看,雪白的粥上,卧着一个金色的荷包蛋,比天窗上透进来的阳光还要明媚。

狼吞虎咽地喝粥,母亲在一旁笑:“慢点,没人跟你抢。”抬头一看,她映着阳光的那半边脸颊,仿佛镶上了一道金边,绒绒的汗毛清晰可见。母亲是多么年轻,多么好看啊!

母亲收了碗,把报纸叠好放回桌上,又放下帐子,假装气呼呼地说:“懒货,继续睡吧,当心越睡越凉。”

胃里填实了,暖意四散奔走,真舒服!我打个饱嗝,继续睡。可惜,总是被母亲说中,一个人躺着,眼睛瞪得老大,看帐顶上那长条形的一块光影缓缓移动,身子果然渐渐凉了。再捱一会儿,被窝里暖意全无,终于决定起床。穿好衣裳,走到外面,啊!阳光那么灿烂!

童年的每一个冬天,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在那座地板会唱歌、桁条上有蛇追逐老鼠、母亲年轻好看的老房子里,我慢慢长大。直到有一天,我亲眼看着老屋被推倒,朽了的地板终于见到了阳光,百年前的灰尘飘到很高的地方,一条长长的青蛇,梭子一般消失在屋后的竹林深处。母亲,已有了白发。她笑着说:“不用多久,我们就可以住新楼房了。”而我,却满心悲凉,我的童年,就这样结束了……

天冷文章9:天冷了,爱却未曾改变

文/韩天乐

没有了桂花的幽香,没有了热闹的鸟鸣,也没有了温暖的阳光,有的只是扑面而来的寒风。

我和妈妈在马路上走着,看到马路上的落叶和垃圾被环卫工阿姨一点一点扫起装到她那辆载满垃圾的三轮车里。我就问妈妈:“妈妈,冬天到了,树叶每天都会落下,环卫工阿姨每天都早起打扫,难道她们不冷吗?”妈妈说:“她们也会冷,但这是她们的工作,正是有她们每天都认真地工作,城市的卫生才会越来越干净。所以只有我们不乱丢垃圾,她们才不会那么累。”听了妈妈的话,看着阿姨的背影,我若有所思。

行走间,忽然有个塑料袋飘飞到我和妈妈的跟前,我快步追上塑料袋,把它踩住捡起来放进阿姨的垃圾车里。扫树叶的阿姨看到我的举动对我笑了,妈妈也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呵呵,真乖!”

我想:我们年龄虽小,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可以在小事上帮助他人,传递爱心。

天冷文章10:现实的赤膊与浪漫的赤脚

文/王太生

天冷时谈裸露,有点儿不合时宜。

赤膊,百度词条给出的解释是,光着上身,不穿盔甲,好像只有搏斗才有这样的个人艺术行为。

李小龙在电影里作了很好的诠释与演绎,他赤裸着上身,赤膊上阵,肌肉如山岩一般凸出,口中依依啊啊,念念有词,忘情打斗,不留半点羁绊与牵挂。

《三国演义》这样描写许褚赤膊:“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古人赤膊,据说就连大名鼎鼎的老子先生也不屑穿上衣,美其名曰“师法自然”;而“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的墨子却舍不得穿上衣,曰“节用”。那时候,并不是丰衣足食,几个老先生赤膊,有舍不得穿用的成分。魏晋年代,七个文人坐在竹林里赤膊啸歌,其中有个叫嵇康的,还跑到洛阳城的大街上光着膀子打铁,弄出响声叮叮当当。

赤膊是现实的。天气湿热,人逼仄在家里,不如光着膀子来得舒服。即便是写字的文人,也未能免俗。人在赤裸着的时候,无牵无挂,无甚想法,完全是溽热季节里的事情。至于在冬天,有人也光着膀子,则是不得已,他是为了稻粱谋。

儿时的腊月天,长江下游进入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许多人怀抱汤婆子,窝在家里不肯出门,而做大炉烧饼的人,点火生炉,开始一天的营生。小小一爿烧饼铺,三四平米的铺面还要容纳一口熊熊炉灶的温度。做饼的师傅光着膀子,将上半身探入炉膛,一块一块地整齐地贴着烧饼。

那些冷暖,在脊梁上已凝汗珠。烧饼烤熟了,他打开炉门,热烘烘的,便再次将披在身上的衣裳脱下,手持一支小铁铲,钻入炉膛,将那些烤得焦黄变脆的烧饼一只只铲下。在烤烧饼的过程中,半途上点燃一把稻草,将那些躲在角落里的烧饼,一只一只地烘烤。每次买烧饼时,我注意到,他身上的腱子肉一块一块地凸起,许是常年烈焰烧烤的缘故,他粗壮结实的小臂上,竟没有一丝汗毛。

赤脚也是人生美事。脚腂裸露与泥土接触,脚板在大地上摩挲。小时候,我曾光着脚丫走在田埂上,喜欢踩着青草而行,那些软泥吱吱从趾缝间挤出。

夏天裸足不稀奇,稀奇的是在冬天光着脚板子。张岱《夜航船》有二则小品:“欲仙去”与“嚼梅咽雪”,说的都是高人雪天赤脚的事。“越人王冕,当天大雪,赤脚登炉峰,四顾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嚼梅咽雪则说,从前有个铁脚道人,爱赤着脚走在雪中,高兴时则大声朗诵《南华经·秋水篇》,嚼梅花满口,和雪咽之,曰:“吾欲塞香沁入心骨。”遇到开心的事,赤脚而奔,可见兴奋至极。

俗世里的人,赤脚减压。我认识的开影楼的朱老板,平时西装革履,头顶一丝不苟,一只苍蝇借个地方暂歇,脚低下也要打滑。那天,朱老板喝高了,去歌厅练歌,他一激动,一个人脱了鞋,光着脚,站在沙发上唱。职场压力是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用脱鞋释放。

赤脚,有小人物的励志故事。低层仰望的渴求眼神,坎坎坷坷,曲曲折折,乌霾过后,云开日出,非正式礼仪场合之外的不拘小节。一双鞋,管束不住欲望的脚,十只野性的脚趾,渴望着奔跑。

古人曾说,“因酒想侠客,因月思良友,因山水而想得意诗文。”大概有人,为了活得舒坦,脱掉羁绊,想赤膊;也有人,因高兴,掩饰不住,想赤脚。

赤膊是世俗,也是现实的;而赤脚,则是狂狷和浪漫。

天冷文章11:感受天冷

文/含羞草

昨夜的秋雨为今日的北京带来不少凉意。整整一天,都让人感觉阴冷阴冷的,恨不得即刻穿上冬装保暖。

下班时间,北京又开始秋风习习,为本就阴冷的天气更增添了些许寒凉的味道。

我骑着单车一路疾行,只觉凉飕飕的风呼呼直扑我的脸颊,吹起我丝丝缕缕的发梢,让我的身上顿感凉意浓浓,本来因一天的疲惫而萎靡的精神也不由为之振奋,倍感清爽。除此之外,扑面的秋风还淘气地直往我脖领里钻,恨不得让我来个透心凉。索性我早有准备,提前围好了丝巾,才让冷风无从下手。不过,那一双紧握车把的手却遭了殃,因为无从保护,而被冷风几乎吹透,直让我后悔没有提前戴好手套。

幸好我家离学校不远,顶着冷风一路骑行,不一会儿就挨到了家。

一进家门,被冷意几乎冻透的我立刻被家的温暖层层包围,身上和心里都是浓浓的暖意。

我见老公正在厨房忙活,准备晚餐,就放下挎包直走过去。边走边感叹道,“今天,外面真冷啊!”

“外面哪冷了?我没觉的。”老公看了一眼走近他身边的我,手里的动作没停,继续把锅从灶台端到了柜子上。

听了老公的话,我忽然恶作剧心起,趁老公没注意,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我那双早已被冷风冻透的双手迅速塞进他的脖领,贴上了那热乎乎的温暖肌肤。坏笑着心想:哼,不冷,这回可叫你尝尝冷的滋味。

没想到,老公的反应倒是不慢,立马把脖子一缩,侧着脑袋夹住了我的双手,笑着急道:“别,别闹了,看着锅。”

我转头一看,那锅明明已经被老公放到了柜子上,只不过还没松手而已。什么锅,其实是怕凉才对。小样,还跟我玩心机。到此,我的笑意更浓,得逞的满足真是极好。

不过,我并没有拆穿老公的心思,而是见好就收,缓缓撤出已经被捂热乎的双手,笑着对老公道:“怎么样,这回知道冷不冷了吧!”

天冷文章12:冬日腌菜香

文/黄健

天冷了,母亲托人从乡下捎来一些瓶瓶罐罐,都是母亲亲手做的腌菜。金黄的酸菜、碧绿的酱黄瓜、洁白的糖蒜、褐色的芥菜丝……打开瓶子的一瞬间,那熟悉的味道就扑面而来,如同母亲那温暖的怀抱,一下子就把我带到遥远的故乡……

故乡的冬天仿佛就是从腌菜开始的。当家家户户从墙角拖出大大小小的腌菜缸时,冬天便在乡村粉墨登场了。

母亲是十里八乡的腌菜好手。

白菜是农家的主菜,母亲种了长长的几垄。挑一个晴好的日子,担着畚箕去了,一担又一担挑到家门口的小河边。母亲坐在青石板上,细心地剔除表层枯黄的菜叶,刷掉叶片上每一个泥点和污垢,摘除每一条青虫。母亲又在院子里铺上柴帘,将洗净的白菜摊在上面风干,那阵势就像一个个孩子安静地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不出三日,它那圆润的模样已经明显干瘪下去。在等待白菜风干的空隙里,母亲清洗着那只通体深褪色的大水缸。藏在缸里的灰尘和蛛网被母亲除去,但缸壁内那淡淡的囟咸味却是洗刷不掉的。

接下来,就是全家齐上阵的时候了。我和姐姐负责递菜,母亲把白菜一层层码在缸里,码一层撒一大把盐。高高瘦瘦的父亲负责踩菜,他赤着脚,卷着裤腿,站在缸里的大白菜上,一脚一脚重重地踩下去,因为经这样压实腌制的白菜才酸脆可口,不易腐烂变质。

热热闹闹中,这缸里就腌满了大白菜。然后,母亲还在白菜上面铺上木盖,再在上面压上几块大石头。然后,父母合力把它稳稳安安地安置在院子的墙角。此后的日子里,母亲会三天两头地搬开石头,掀起木盖,查看菜色的变化,舀出多余的卤水。经过一段时间的腌制,白菜从外形到身心完全告别了原有的状态和色彩。

第一次开坛,母亲总会捞几棵给左邻右舍尝尝。母亲腌制的白菜,从叶到柄都是黄灿灿的,香飘十户,酸脆可口。切一盘下酒,凉爽宜口,或者炖粉条、炖猪肉、炖豆腐,让人吃得有滋有味。母亲的腌菜常会引来左邻右舍啧啧赞叹,此时,母亲就会显得格外高兴。

母亲心灵手巧,不仅会腌大白菜,还会腌各种小菜,黄瓜、萝卜、蒜头、芥菜、豇豆……都可入坛。此后的一日三餐,饭桌上不断有新咸菜出场亮相,全家人胃口大开,一动碗筷,咸菜碗立马碗底朝天。“再掏一碗来!”在兄弟姐妹们的嚷嚷声中,母亲笑着又去坛坛罐罐里捞上一碗来……

如今,我在城里工作,很少回老家。母亲知道我爱吃她腌制的咸菜,依然每年坚持做几样腌菜,托人捎给我。在遥远的城市里,我品尝着母亲做的腌菜,那腌菜的一经一络、一丝一缕、一箸一筷里都浸透着母亲的爱,让我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在遥远的他乡,我不孤单,母亲的爱一直伴随着我左右。

天冷文章13:冬日,童子面灿烂如花

文/邱国彬

天冷得很,我值班早迎。平时乘坐公交,今儿赶在七点十五之前到校,只好骑摩托车了。

农村的孩子冬天起床却特别早。七点十分到校的时候,车棚内已经停放了十几辆自行车了——高年级的孩子来得更早。真是个滴水成冰的天气,然而在孩子的眼里却不是特别冷的。记得我小时候上学,有次看错了时间,到了教室天还是黑乎乎的,学校里一个人影也没有。那里教室里还没有电灯,一个人既惊又怕地在教室里等天亮,好不容易看到夜明星由亮变暗,听到了路上的自行车铃声。场景一直刺激到如今,记忆犹新呢。

学校规模小也有优势,熟悉的家长还真不少。为了保持形象,我甩下了风帽,没有戴手套,笑迎送孩子的家长。孩子们清脆的问候“老师早!”家长热情地点头,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我的心头暖暖的。

自己班上的孩子见到我,声音特别响亮。我故意问几个骑自行车上学孩子冷不冷,他们有的说不冷,有的搓搓手,问我:“邱老师,你觉得冷吗?”“不冷!”“我们也不冷!”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进了校门,还回过头来向我挥挥手,得意地奔向教室。

随着亲切的招呼和问候,开汽车上班的,骑电瓶车的,步行的,准时进入了各自的岗位。校长进门,还特意摇下车窗,关切询问我怎么到校的?听说骑摩托的,他舒心地进入了校园。

我站在校门口,早迎了半个小时,在亲切的交流中,今儿个天气还真的不冷了。

送孩子的家长,小部分是父母,大部分是爷爷奶奶,或许还有外公外婆,清早起床,做好早饭,等着孙子孙女吃好早饭,将孩子包裹严实,然后跨着电瓶车,冒着刺骨的寒风,远的奔赴几公里将孩子送到学校大门。吃力地下车,再将“孩子包裹”打开,不住地用自己冻僵的手,麻利地替孩子背上书包,整理好衣服和红领巾,侧身搭在车身上,含笑看着孩子背书包进校门。当他们看到孩子向早迎老师问好时,笑得是那么灿烂。寒冷的冬天,每天重复着这样的情景,真是令人感动。

今天学习时谈到孩子的礼仪教育,我的脑海不住地浮现出这样的情景。早迎老师听到学生响亮的问候时,最高兴的是谁呢?我想,最大的兴奋莫过于送孩子的家长了。家长听到孩子对老师的问候,是对学校老师教育的肯定,无形中也是对学校礼仪文化的肯定。笑容证明,学生在进校门时的自信使家长感到自豪,他们对学校的教育是满意的。

其次受益的是孩子。迎着老师问好,老师报以微笑。我想,这样的师生交流,必然会给老师和学生一天好心情。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光阴珍贵,更珍贵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人际和谐的环境,这种氛围,将会让早晨的学习效益更为凸显。孩子接受了老师的微笑,他们的头昂起来了,脚步铿锵起来了,目光也坚毅起来了。

教师的工作有时是繁琐的,忙碌的,甚至是烦躁的。清晨,将孩子灿烂如花的笑靥摘下,珍藏在心里。任何的不快,任何的烦恼都会在花香的浸润下,逐渐淡薄,逐渐稀释,从而化为满心的欢快,积极工作的热情。

人的心理经常会受到“暗示作用”。孩子们灿烂如花的面孔向我们暗示了什么?当我们迈进校园,当我们置身孩子面前,当我们娓娓动听地讲述时,他时刻给我们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我们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天冷文章14:烧炕

文/马腾驰

“快进屋!天冷,把鞋脱了,坐到炕上先暖暖脚再说!”

“你看天冷的,把人都要冻僵了!炕热乎着呢,快上炕,炕上坐!”儿时,位于渭北平原上的老家大张寨,冬日,像刀子一样镵的西北风从“姑婆陵”(乾陵)上刮过来,那风吹得人牙齿直打颤。密封本来就不严实的土房子,加之屋内又没有其他的取暖设施,屋内屋外一样冷。这个时候,只有这一方热炕,是冬日最温暖的地方了。客人或乡邻来家里,主家热情地招呼着炕上坐,这是最为隆重的礼节。只有最亲近的人来了,才会以此礼节相让。

昔日,关中农村长大的人,对土炕,谁没有美好而难忘的记忆?过去在老家,不管是正屋大房,还是住人的厦子房,都盘有土炕。有了打好的胡基、炕坯,备好要用的砖块和干土。盘炕,绝大部分的庄稼人都会,手艺好的能工巧匠,盘出来的炕平平展展,烧炕时出烟利,省柴火,满炕都是热的。

盘炕,那是个技术的活儿。蹲在炕内支撑炕坯的胡基,不光要稳稳当当地支起炕坯,方向、高低位置还要蹲得合适,否则,弯弯曲曲的炕洞出烟不畅,柴火不能充分燃烧,炕就热不起来。胡基蹲得高低不平,放上去的炕坯不平整,抹炕面时为了取平,泥就会一块厚一块薄,烧坑时,泥厚的地方冰凉得没有一点温度,泥薄的地方却烫得人不敢挨身。

炕盘,爱好讲究的人家,两个炕洞口使的是砖碹子,炕前边的竖面,贴上蓝色的方格花纸,炕下边挨地处往上,用三四层砖还做了起角线。另外在炕面的外边沿,用一寸厚,一尺多宽,刨得光光亮亮的木板做了炕边。用木板做炕边,不单坐起来方便,看着也漂亮。炕边用的时间长了,铮亮铮亮的,能照出人影来。

严寒的冬天,大人们忙着在地里干活,大人们快下工了,我开始提前帮大人烧坑。或抱或用担笼先提回烧坑的柴火,用一根灰耙,分别伸进两个炕洞口,把炕洞内的草木灰推平。这灰耙,是把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棍顶端,钉在半尺长、宽约10公分、厚约2公分的一板木板正中间。炕洞内的草木灰如果太多太厚,要用小铁锨掏出来一部分,然后再把剩下的灰用灰耙推平展。炕洞内的灰,不能掏得太空太净,要留有灰底子,否则浪费了很多的柴火不说,炕怎么烧也是烧不热的。

炕洞里的灰收拾好了,填塞进去玉米秆、玉米芯子或棉花秆,有时还有从地里捡拾回来的树枝与带秆的干野草。那时麦秸稀缺,很多时候用它充当了引燃的材料。用玉米秆、棉花秆烧炕,顺长,要依着炕洞内弯弯曲曲的洞眼塞进去,每一处都要填塞到位。

用麦秸或干树叶引着火,这叫作引炕。火着起来后,用扇子扇风,等火大起来,在上面再撒上耐火的刈子,这叫煨炕。煨炕,是让柴火不要烧得太旺太快,慢火慢慢燃着,保证一个晚上炕都是热的。

一方热炕,不仅温暖了那个年代的寒夜,使人们不受了冷冻,生活中它也是一个有多种用途的地方。

天冷,家里人吃饭,在热炕上放一张小饭桌,一家人坐在炕上,围着小饭桌吃着并不怎么丰盛的饭食,既就是早上的一碗红薯糁子,一碟酸菜,中午的一碗搅团或一碗饸饹,也吃得有滋有味。

冬闲,没有了农活的母亲们坐在炕上,或是“吱咛吱咛”地摇着纺车纺线,或是“呲、呲、呲”,一针一线地拉着鞋底子。她们手里,是忙也忙不完的针线活。母亲忙碌的身影,是长大后的我们啥时候都难以忘记的温暖人心的画面。母亲的辛劳,永远刻在了我们的心里。

娃娃们,弟兄几个跪在炕上,伏在小饭桌上做作业,大人们说了一声:“炕热着呢,好好写作业!”怕打扰娃娃们,他们带上门,悄悄地退出房间。他们的脸上,带着欣喜快乐的表情。大人们小时没有条件上学,但他们对娃们是寄予了厚望的,再累,再苦再难,“耕读传家”是他们坚定不移牢记于心的信念。把太阳从东山背到西山,汗珠子摔八瓣去忙了“耕”,他们毫无怨言,他们不觉得苦累,他们希望娃娃们“读”有所成。

大雪封门的午后,年龄大了的父母亲坐在热炕上。孝顺的儿子,已是40岁快50岁的中年人了,年龄是不小,但在父母跟前,啥时候他们都是个娃。手塞进父母亲被窝,摸炕不太热了,匆忙去院子里抱回柴火,给炕洞里加上,又煨上刈子,忙完,脱鞋上了父母亲的炕。

他们盘着腿,盖着被子,和坐在热炕上的父母亲东一句西一句说着闲话。炕洞里,不时有柴火燃烧时,“啪啪啪”的爆响声。屋里,弥漫着柴火烧过后那种特殊的亲切的味道。说着话的儿子困乏了,倒下身子“呼呼”地睡了过去。细心的母亲,给儿子把被子轻轻盖好,心疼地说:“唉,地里的活,还有屋里的活,是成辈子忙都忙不完的活呀!你看看,把我娃累成啥了,说着话就睡着了!”躺在父母亲的热炕上,睡得踏实安稳的儿子,那鼾声如雷鸣一般响了起来。

天已擦黑,各家各户忙着烧炕。烧炕的青烟,袅袅婷婷地飘了起来,飘上屋顶,飘到村街上,而后这青烟慢慢地聚拢在一起,似一层薄雾。有了这袅袅婷婷的一层薄雾,天寒地冻的村庄,似乎也温暖了许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