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河水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河水文章1:清清河水向西流
文/奋之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用买画,门外就是一幅山水画;他们也不用养鸟,打开窗户便可以听到鸟的歌声。
“清清河水向西流,流到寿州古岗头。两岸良田千万顷,旱涝不惧保丰收。”
这是流传在高刘一带的一首民谣。民谣赞颂的是一条人工河——瓦东干渠。因为有了这条河,清清的河水犹如东来的紫气,把幸福带给了高刘人。中国的水系都是从西向东流,高刘的水怎么是向西流呢?因为高刘地处江淮分水岭北侧,特殊的地貌形成了特殊的水系。西流水,这是高刘的一张特殊的名片。
据老一辈讲,传说从前有个风水先生,追着江淮分水岭的龙脉,一直追到高刘。经过一番考察之后,风水先生叹口气说:肥水向西流,钱财不传代,永为子孙忧。这几句话,真的成了过去高刘的写照。过去的高刘,真正是个穷地方。黄泥岗上不长草,长冲黑土不旺苗。遇到伏旱井无水,桃花大水成汪洋。上个世纪50年代末,国家组织民力开挖了一条人工河,即是瓦东干渠。自从开挖了这条河,清清的河水便源源不断地从东向西流来,途经高刘,把高刘的面貌彻底地改变了。原本荒凉丑陋的高刘,现在四时美景,美不胜收。
最美的景致,当推河的两岸。河两岸丛生的杂树,远远望去,蓊蓊郁郁,青绿一片,如同山丘。绿树的后边,隐隐现出层叠的高楼,那便是新的高刘镇。镇的外边,便是十里长冲,一望无边,气势恢宏。有了河,有了水,暮气沉沉的高刘变得活力四射了。四季的美景,就在河两边次第展开,无穷无尽。你想看花吗?保你看够。当春寒料峭之时,那雪白的梨花便来报春了,接着是“红杏枝头春意闹”,接下来是“夹岸桃花,落英缤纷”,紧接着是油菜花开,十里长冲,十里花海,一片金黄,夺人眼目,蔚为壮观。春天那是花的世界!初夏时,洋槐花迎风怒放,那香气,浓烈似酒,格外芬芳。接着是野蔷薇怒放,墙根下,树丛里,一团团,开得火红,开得热烈。还有水里的荷花,田里的稻花。这边未谢幕,那边又登场了。秋风起时,大片的野菊花便在秋风中搔首弄姿,和她对语的是河边的芦苇花。当雪花飘飞的时候,那梨、桃、李、杏又已经孕育新的花絮了。
有花就有鸟。七十九中的林子里的鸟可多了。最多的是斑鸠。早早晚晚,在树林内外,你都可以听到“图姑姑”的叫声。除了斑鸠之外,那就是爱报喜的喜鹊,每天清晨,总有一些大喜鹊翩翩飞来,落在那枝头高高兴兴地“喳喳”叫着。他冲着谁叫,谁就会喜气洋洋,高兴一整天。再者就是那漫天飞舞,最爱饶舌的小麻雀。当然啦,还有不常见的黄鹂、相思鸟、黑八哥,等等。若是冬天你在树林里散步,说不定草丛里就会冲出一只花翎毛的大野鸡来。岸上的花野鸡和水面上的花野鸭飞来飞去,伴着天上的彩霞,给静美的画面添加了无限的生气。
你再看那透明的河水,跳荡着清波缓缓流来,水中游鱼可数。最惬意的是脱去鞋袜,卷起裤脚,沿着石阶下到水里,让缓缓流动的清水按摩着你的皮肤,那享受真是难以描述。高刘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总爱到河边去,洗衣洗菜,一边洗涤,一边欣赏着美景。夏天看“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生活在高刘的人们,尽情地享受着这里的美景,他们不用买画,门外就是一幅山水画;他们也不用养鸟,打开窗户便可以听到鸟的歌声。
高刘的面貌变美了,高刘人的腰包变鼓了,高刘人的心态也更美了。给高刘带来巨大变化的是近来空港的设立。由于机场的建立,空港经济的腾飞,也给高刘的经济插上了翅膀。现在的高刘镇,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立了起来,街道变得靓丽了,马路变得宽敞了、干净了。山青水碧,空气清新。买卖市场,一派繁荣。
看到高刘的新貌,我感慨万千。我想把那首民谣改一下。“清清河水向西流,流到人民心里头。同心实现中国梦,子孙万代永无忧!”
河水文章2:渡口
文/青鸟ldy
河水静静地流,一抹夕阳涂上一层金光,河面格外炫目。鱼鸥甩下几声清唱,拍打着翅膀飞进远处的树山里,渡口旁,一棵衰老的杨树上,麻雀叽叽喳喳,商讨着夜宿的事宜;码头上,四个待渡的眼巴巴地望着渡船从对面开过来。
船靠稳码头,年轻眼镜先上船,接着骑自行车的跟上,第三个是一位白发苍苍的瘦老头,他脚想快踏上船边,结果踩塌,差点儿摔进河里,是那眼镜手脚快,将他拽住,然后扶上船来。最后上船的是年轻女士,戴着金耳环、金戒指,一个狮子头,打扮很时髦,老人见她眉头皱起老高。摆渡的韩师傅叫乘客坐稳,随即,马达声响,船离开码头,掉头向河对岸驶去。
船刚驶到河心,白头突然口吐白沫,抽搐发抖。满船的人被这意外惊呆了。还是自行车回神快,叫韩师傅把船开到镇里去,那里有医院。时髦女士刚开始掏出卫生纸捂住鼻口,还说了一句倒霉的话,眼镜坐在老人旁边,见状,怕他掉进河里,就扶住他。
韩师傅听自行车这么安排,还是问道:你们不过河了?
自行车说:救人要紧。
眼镜说:我们不能撒手不管
时髦女士说:活该我们倒霉。说完她掏出一卷卫生纸递给眼镜,示意他将老人吐出的脏污擦掉。船已掉转头向小镇开去。这时,老人平静了许多,他朝韩师傅挥手道:我这猪婆疯,老毛病,忍一阵就好了,我家就在堤那边,靠岸就是,你看,码头上还有好多人等过河呢。
船上的人都朝白头指着的地方望去,哪有什么人?码头上空荡荡的,只有堤那边,晚炊袅袅升起。
还是自行车说了算,同意了白头的要求。船靠了岸,自行车先上岸,叫眼镜把老人扶在车架上坐好,他们一个扶着白头,一个推着白头,爬上了堤坡。爬到坡腰上,推不上去了,这时,韩师傅走过来搭把手,时髦女士过来也搭把手,齐心合力把老人推上堤面。老人看到自己的家,就冲着下面的瓦房喊,喊出一个中年男子接他。
老人感谢不已,硬要留住吃晚饭。都婉言谢绝了,只时髦女士补了一句:嗲嗲几呃,饭不破费了,只下回碰上莫皱眉头啰。白头声音显得疲倦,可满含歉意:你们都是好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接着,老人又问他们姓什么,自行车和眼镜送了个微笑走了,韩师傅知道他们是谁,刚要开口,自行车回头向韩师傅摆手,叫他不要讲出来。还是那个时髦女士打了个圆场,笑着说:爹爹几呃,我们都姓人,叫人之初。
时过境迁,那渡口、眼镜、白头、韩师傅、时髦女士,还有那时髦女士虚拟的共姓人之初,经常翻新我的梦境。
河水文章3:美丽的乡村
文/王立青
乡村的河水是清澈的,乡村的稻田是金黄的,乡村的空气是清新的,乡村的天空是湛蓝的……乡村的一切都是迷人的,是令人向往的。
清晨,薄雾徐徐拉开了窗帘,太阳公公露出了祥和的笑脸,“喔喔喔……”公鸡哥哥的打鸣声叫醒了整个村庄,炊烟袅袅,村庄里面顿时热闹起来。清澈的河水叮咚叮咚地演奏着交响乐;美丽的蝴蝶妹妹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可爱的小鸟一边梳理着羽毛,一边叽叽喳喳地唱着悦耳的歌声;休息了一夜的农民伯伯们甩开膀子,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中午,晴空万里,太阳公公像个调皮的孩子,兴奋地在天空中跑来跑去,空气中没有一丝风。闷热的天气中只听见知了在“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跳舞的蝴蝶热得躲进了花丛中,调皮的小鸟热得藏进了树林,大树爷爷也热的睡着了,树叶一动不动……只有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伯伯还在弯腰锄草、施肥,一滴滴汗水洒落在泥土里,一眨眼就干了,我真想对农民伯伯说:“你们辛苦了,歇歇吧!”
傍晚,天边美丽的火烧云,陪伴着太阳公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广袤的天空,月亮姐姐跑过来值班,照亮了美丽的星空,天空中的小星星调皮地向人们眨着眼睛,一闪一闪的可爱极了!月亮和星星伴着劳作了一天的农民伯伯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夜静极了,偶尔传来几声狗吠,使得夜晚不再孤单。
多美的乡村景色呀!我爱它,爱它的自然,爱它的朴实,爱它的宁静,更爱它的勤劳!
河水文章4:想念小城四月天
文/北雪情思
泠泠胶河水涓滴孕育殷实小城,一对姊妹花辗转相逢恩深何及似水柔情臂弯里,只是承天羽翼无法再遮风蔽雨,舐犊情深诉不尽怜子心中苦。
春荫深处,粉嫩刺槐灼痛四月明媚凝眸,孺慕之情声声呼唤啼血杜鹃。
香蒲露珠窸窣洒满离人泪,思念与日俱增茵茵拔节抽芽。
小城因人而怀念,人因小城益生情,只要有了慈爱在,哪里都是故乡。
故土难离,生于斯长于斯热土啊,抱病回归就是为了再看一眼祖屋,饮一口井水,走一回乡路……
相夫教子,塞北小山村见证最美年华,穆棱河蜿蜒流淌,流不尽绵绵思乡情,梦里湿润了胶河岸边嬉戏花样锦瑟。
儿女忽成行,料峭不觉鬓染霜,微波里,俊俏荡漾倩影去哪儿了。
问水边芦荻,荻花摇曳已白头;问南归鸿雁,人字大写白云边。
初为人母乖巧小女儿最懂母亲心事,辞幼携母千里奔波回桑梓。可怜步履蹒跚行路难,翻山越岭如飞健步已爬不动月台窄窄阶梯,旅途颠簸,饮泣孝女夜难眠。
比黑夜更长是无比坚强与隐忍,母性光辉点亮最初诞生地第一抹朝霞。
恍若注入新鲜血液,母亲眼眸格外明朗,触目满是熠熠生辉,熟悉乡音找回久违归属感。一对姊妹花相逢故里绕膝担水煮茶炊,甜津津故乡味道,化解了浓郁乡愁。
殊不知快乐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误人深,说好香椿树发芽时,再一起品尝家乡味道,羸弱身子却没能和春芽一同返青。
病榻前,疼痛不甘寂寞,抽丝剥茧般蚕食冉冉西下斜晖。临轩小窗睁大眼睛,定格辘轳井边小女浣洗咳血浸染衣衫,艳过庭院海棠,一朵朵花红成为唯一风景。
待到依依惜别成为最后揪心,四月天走不出殷殷招手,扶不起笑容蒲公英种子一样被深深叹息吹散,树叶般叮咛一天天繁茂母亲河畔婷婷白桦。
笔直身躯就是母亲骄傲纪念碑。
河水文章5:青绿色的记忆
文/刘春柳
清澈的河水穿过一片金黄色的田野,然后蜿蜒着,流向远方。一直很安静,只有蜻蜓在它的表面划出一圈圈涟漪,犹如镜子边缘镶嵌上了花纹。这是一种不含杂质的青绿,与天空的颜色一样纯粹。我喜欢这种青绿,每当我在喧嚣中感到烦躁的时候,就回到这片青绿色的记忆中,跟这条河交流,内心便重新获得安宁。
最早的记忆,是母亲背我到河边洗衣服。河面上有一座用石板铺成的小桥,桥面铺得比较平整,有的石板还是古老的墓碑,上面有碑文,那一笔一画的汉字,记录了一个人最简单的信息。母亲为了防止我从她的背上掉下来,使用了雷州半岛乡村最常用的背带。这种背带是较为结实的布料缝成的,通常绣着牡丹或秋海棠之类的大花和“四季平安”、“天真活泼”之类的文字,还有着精致的花边。那四条长长的带子,恰好稳妥地束缚着我的四肢。
有时候,母亲会把我放下来,毕竟背着洗衣服有些辛苦。母亲在洗衣服,我在石板上玩洗衣粉冲洗出来的泡泡。当我闹着也要洗衣服的时候,她就不耐烦地赶我走开,又叮嘱我好好地蹲在旁边等,不要玩水。我喜欢拿木棍去搅动河水,或者把小土块扔进河里,看着那荡漾而开的一圈圈水纹,心里甚是得意。
母亲洗好衣服,会把衣服晾在路边的野菠萝叶子上,等她干活回来时,衣服都被晒干了,有阳光和洗衣粉的芳香。母亲年轻时置身于青绿色河水之中的形象,具有一种水粉画的效果,多年来一直深刻地楔入我的记忆。
读小学三年级后,我接过母亲手中的洗衣桶,每天中午放学后,跟几个同龄小伙伴提着满满一桶的衣服到河边去洗。说是洗衣服,不如说是一场聚会。葱白的小腿在青蓝的河水里,清澈可见。顽皮的鱼儿不时游过来,啄一下小腿,痒痒的。我们讲学校里的趣事,讲村里同龄人的事儿,讨论电视剧的剧情。如果发现了村里谁的对象来了,也可以窸窸窣窣地说上半天。我们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小河是安静的听众,缓缓地流着,像一个仁慈的母亲。
稍微长大一些,我就很好奇,小河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它又将流向哪里?曾经,我从洗衣服的石板桥出发,沿着河岸走,我要看清楚河流到底要流向何方。我像一尾在岸上行走的鱼,一直走到筋疲力尽,都没有发现河流的尽头,才颓然坐在芳草萋萋的河岸上。望着远去的河流,不知怎么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忧伤。
我们喜欢在田野里撒野、疯玩,到河边割青草回去喂养大白鹅,下河摸河蚌,全身都是泥土。长成少女的我们,却开始讨厌泥土,不喜欢满身的泥土味。其实,泥土并不是肮脏的,它是万物之源,它在安静地孕育着果实,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最洁净的东西。但我们那时候并不懂得,我们苦恼于干活回来时身上的泥垢,每次经过小河,我们都会在里面痛快地洗一遍。河水是那么澄明,它宛若刀片刮掉身上和心灵上的尘土。
在农村长大的人,很在意自己身上的“泥土味”。记得小堂叔要到县城里念书时,怕城里的嫂子嫌弃他满身的泥垢,他特意挑一个晴好的日子在小河里泡了半天,摸起一块鹅卵石,在身上用力地搓着,想把身上那一层厚厚的污垢全部洗干净,然后以一个洁净的形象出现在一个新的环境里,开始新的生活。其实,尘土记录着我们生活的种种记忆,任凭河水怎么冲刷,都刷不掉的。
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但清澈的河流,青绿色的河流,一直在我心里流淌着,一直想找时间再到河边走走。
去年冬天,难得有空,我们拟好路线,沿着小河的河岸走,直至走到小河的入海口。天气晴好,我们穿着轻便的衣服,背着一个背包便出发。从小时候洗衣服的小石桥起步,石板因没有人洗衣服和少有人走已长满苔藓,河水依然青绿。两岸的水稻已经收割,竖立着短短的稻茬,一群白色的鸭子在稻田里觅食。
我们慢慢地走着,遇见了一丛丛芦苇,白紫色的花在风里摇曳着。河岸的山坡上有几只黄牛在吃草。正是徐闻县冬季蔬菜种植最忙的时候,田野上很多农民在干活,青的辣椒、香蕉、韭菜,紫色的茄子、红色的西红柿,都在声情并茂地唱着曲儿。
河道一会儿变窄,一会儿被闸起来积水,大约走了两公里,河水汇入另一条河流——田北溪。久不走路,有点累了,停下休息。一屁股坐在田埂上,喝一口水,深深吸一口气,很舒畅。旁边的果蔗修长挺立,肤色浓黑,肯定很甜。主人正在里面打理着果蔗,我喊一声:“婶子,可以卖一支蔗给我们吗?”她爽朗地笑起来:“我的果蔗可甜了,送一支给你们尝试一下,不要钱。”她砍了一支给我们,还削去了根部的泥土和皮。我们连忙道谢,边吃边和她聊,了解到这几年果蔗的价格不错。
要走到河流的入海口,将近19公里,凭我们的脚力,一天是走不完的。天快黑时,我们计划在临近的村子里过夜。经打听,有农家乐的民宿。民宿的主人很热情,我们吃了最地道的番薯叶、瓮鸡和烤花生。
那晚,乡村的夜很安静,我们睡得很香甜。第二天,我们沿着河岸继续走,河流又汇入尖岭溪,我们沿着尖岭溪走,一直目送它融入大海,竟有依依不舍之情。
是的,所有河流都会东去并最终奔向大海,小流汇成大流,犹如一枝箭一样冲向海洋。以绿色融入蓝色,它并没有失去,反而获得了整个海洋,获得更加广阔的深蓝。
终于完成了少年时的一个心愿,一路走下来,心里感到安慰的是童年的记忆依旧在,河岸两边的田野依然美丽,故乡依然是可以回得去的故乡……
河水文章6:大美拉萨河
文/刘金桐
拉萨河水究竟是什么颜色?如果美丽、温暖也是一种颜色,那就是拉萨河的颜色。
1956年初春,我们从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调往西藏工作的干部,由北京经西宁进藏,因极寒、缺氧以及大风大雪的阻挠,一路走走停停,20多天后,才抵达拉萨河谷。驾驶员停下车对我们说:“同志们下车看看大美的拉萨河吧!”大家连忙下车一看,拉萨河像一匹刚刚抖开的蓝缎子,与青藏高原透亮的蓝天交相辉映,交织成了蓝色的海洋,那样晶莹、那样剔透、那样纯粹,叫人惊心动魄!
从此,我脑海里留下了拉萨河醉人的蔚蓝,再也挥之不去。
从这以后,我就成了拉萨市的居民。白天,我奔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夜晚,我枕着拉萨河的涛声入睡;开心时,就跑到拉萨河岸边,仰躺在岸边的草地上,让全身沐浴着温润的阳光;被批斗和审查的时候,也会跑到拉萨河边,默默凝视着静静流淌的河水和水上泛着的波光,让心静下来,一种伟大的包容和冲决一切的勇气,便骤然从我心里升起。
这样的相伴,一晃就是17载,直到1972年我离开拉萨。
拉萨河是拉萨人的母亲河,她的藏语名为“吉曲”,意为“幸福河”或“快乐河”。她发源于念青唐古拉雪山中段北麓彭措拉孔马沟,向西奔泻500多公里,绕过拉萨古城,最后在曲水县突然向南,转而投入雅鲁藏布江的怀抱,去润泽藏东南大地。
拉萨河水由雪山冰雪融化而成,了无纤尘,因此拉萨河又被当地人视为神河、圣河、药水河。掬饮一捧,是人一生的造化。因此每年藏历7月举行的拉萨沐浴节,成千上万的市民纷纷跳进拉萨河的清波中夜浴,拉萨河里顿时人山人海,老人们用河水擦身,青壮年在河中游泳,小孩在水里嬉戏。人们累了,就上岸喝茶饮酒就食和唱歌跳舞。星星熄灭,当天的活动结束,人们离去。次日又如此循环,直到一周结束。
拉萨河的四季,季季缤纷多彩。
春天,拉萨河开始解冻。水从冰凌中来,带着叮叮咚咚的响声,好听而空旷。众多的牛皮船、马头船 ,又斑斑驳驳、洋洋洒洒地游荡在宽阔的拉萨河上,船舶缤纷的色彩点缀在灰蓝色的河面上,如同印象派的油画,充满了空灵的光影之美。
初夏,拉萨河水丰盈,四周的山也绿了。这绿色的山,与本是蓝色的拉萨河水相映,拉萨河水便碧色无边。难怪著名剧作家田汉先生在话剧《文成公主》中用“红山耸立,碧水中流”来描绘这里的风光地势。
随着气温升高,拉萨河的流量骤然增加。此时,拉萨河浑浊的河水汹涌澎湃地往下泻,漫过浅滩,漫过沙荆,漫过河边的石头、沙子。滔天的波浪拍打着河岸,震耳欲聋,往日的宁静好像只是回忆,真是美女也疯狂。
秋天的拉萨河,人们称其为“蓝云天,碧水流,黄叶地”。蓝色、绿色、黄色、红色,层林尽染,一幅极尽炫目的秋色画卷。河中的每一朵浪花都晶莹剔亮,每一层波浪都透明无瑕;两岸的杨树叶子金黄,一片片纷纷飘落到地面,拉萨河畔犹如铺上了黄色地毯 ,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下,惊艳无比。
冬日的拉萨河,四周的群山被雪覆盖,披上了光芒四射的银装,河边的树林、草地则是白茫茫一片。河里却是多彩的,河水是清亮的蓝,冰块是透亮的白,小草是明艳的黄,水里游动的鱼儿是或青或灰的,那深藏水底的鹅卵石是棕的褐的,还有河滩上的鸟儿,什么赤麻鸭、绿头鸭、秋沙鸭、斑头雁,以及西藏人视为神鸟的黑颈鹤……五彩斑斓,让冬日的拉萨河如同一幅幅底色柔美却又生机无限的中国山水花鸟画。
到拉萨河畔去晒太阳,成了拉萨人冬天最大的嗜好之一。每天太阳一出来,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带着垫子、凳子、毯子和食物来到这里,在河滩和岸边美美坐下,一边尽情地享受着那惬意的拉萨暖阳,一边喝着浓浓的酥油茶和奶茶,嚼着香香的风干牛肉,欣赏拉萨河面上、天空、周围和倒映于水下的美景,其乐无穷。
拉萨河的日出日落也是美丽迷人的。
清晨,豁达的天空,一览无余。 在披着红霞的波浪状山脊线上,缓缓升腾起一缕半圆形的橘黄色光亮。 渐渐地, 那一缕光亮向外扩散开去,周围的云彩似乎被点燃了,少顷,鲜红的太阳从万籁之中脱颖而出,合着时间的节奏,慢慢升上天空,夺目的光芒不可直视。山坳中的阴影一扫而空,拉萨河苏醒了!
黄昏,夕阳西斜,阳光收敛,河面变得暗沉、潋滟、妩媚。突然,河尽头火红的夕阳,刺破云层,在大大小小的缝隙里射下金色的耀眼光芒,洒满拉萨河及其周围,河面闪闪发亮。不久,光芒惭惭消退,水面上只留下一层雾气。随后,拉萨河完全被夜色笼罩。
一天时间的变化,犹如一月、一季、一年、一生的轮回。犹如一别拉萨后的48年,我对于拉萨河的热爱与祝愿。
愿大美拉萨河与人们世代和美相伴,如同千年一日。
河水文章7:微风中的金簪
文/xiangrikui
清清的河水,轻轻地抚摸着河底青青的石子;轻轻的的春风,轻轻地抚摸着青青的竹叶;飘缈的白云正轻轻地在太阳上飘来飘去,悄悄地和太阳捉迷藏;清新的空气轻轻地飘着,轻轻地围绕着我们;我们轻轻地走在铺满石子的一条条安静的路上,仿佛走在几千年前大明宫中。
站在小山上,眺望远处的宫殿,我在猜测着那位美丽的女皇在哪个宫殿中,她正从宫殿里出来,美丽的身影,漂亮的丝绸长裙,她轻轻地走着,飘飘渺渺地走向远方,我只能看着她若隐若现的美丽的倩影。
坐在山上的长木椅上,微风轻轻抚摸着我的长发,抚摸着山上的一棵棵松树,我抬头看着天上淡淡的白云,没有太阳的影子,也许太阳正在白云里悄悄地走着,悄悄地跟随着那位美丽的女皇去一个神奇的地方游玩。我却只能看着淡淡的白云,觉得自己正渐渐地融入白云和风儿之中,而我却怎么看也看不见那美丽的影子,我只好享受着这儿的安静。
沿着缓缓的山路,我要去看另一座秀美的山,不远处听见有人在叫着王维的名字,那不远处一定有王维的身影,曾经离自己那么遥远而又高大的人忽然出现在你的身边,我停下了脚步,我面对这山上的树,这山上有点儿干枯的草会坦然些。他仿佛正在不远处诵读着这些优美的诗句:
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些美丽的诗句仿佛正飘在山上的每一个角落,回响在我们的耳畔,我享受着诗的美丽。
一枚金簪的正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一位美丽的宫女正准备用漂亮的金簪插起自己的秀发,“倦倦怠怠懒梳妆,斜插金簪对海棠”,悠闲的宫女们正在享受着温暖的春风,欣赏着美丽的海棠,繁花似锦的春天。一只粉色的蝴蝶风筝正在天空中飞着,现在悠闲的宫女们一定正在欣赏漂亮的蝴蝶风筝,浓浓的花香将她们的脂粉的香味儿掩盖,她们似乎和园中的花儿融为一体了。我也在随着她们享受着她们的悠闲。
河水文章8:清水村怀古
文/景晓钟
掬一捧清凌凌的洮河水,濯洗生命的斑痕锈迹。
清水村,比水还清纯的声音响了千年,那是铸匠与铜进行的一次灵魂的碰撞。
在这里,心神会像山溪一样透亮、轻快,思想会像金属一样纯粹、富有质感。炉灶旁飞溅的星火、通红的脸庞、亢奋的激情交融成雄性燃烧的诗篇。
清水村,有桃花、杏花、梨花……一群扑粉含露的妹妹,如锦似霞,嫣然醉人。飞扬的春音,弥漫小桥流水、村落柴门;盈怀的春潮,和着微风细雨、牛铃山曲,撒遍田园地埂,绘成一幅流动的乡村风情画。
刚与柔的和谐,力与美的奏鸣,孕育了清水村人特有的品格和情怀。只要走进这个地域文化鲜明的村子,就会感受到先民的遗风留下旷远的回音。滔山监,并不意味着一种钱币的新生,那只是历史的选择,洮河儿女的情感与商业文化、工业文明的融合。“啊呜令”激越凄美,穿云透雾,在洮河峡谷间缭绕,镌刻了一条河流不朽的灵魂。
清水村,多么清亮的名字,像一池含情脉脉的止水,等待铸匠铜骨铁筋一次又一次的淬火。是水就应该清澈透亮,至情至美;是火就应该煅铜焚铁,熔锈剥斑。在这里,看到的会是茶马古道兴衰的印痕,汉藏文化交融的见证,感受到的会是岷山山麓淳朴绵厚的民风,西部人坦荡磊落的情怀。
“一湾流水抱村环,梨花含露雨带烟。”如果在春天走进清水村,你会发现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泛动着灵性的光点,每一个人每一张脸都荡漾着不倦的春色,这儿的一切仿佛沉浸在诗意的江南。不经意推开哪家的院门,铸炉旁金光闪耀的铜器会牵动你的遐思神驰到遥远的青铜时代,聆听黄钟大吕的盛典、祈瑞纳祥的皇皇之音。
披着红尘的喧嚣和浮躁而来,不带走这里的一片云彩。只让清水村的水濯洗心灵的污垢,清水村的熔炉重新冶炼生命的筋骨,使情更真更纯,使神更有质感,掷地有声。
河水文章9:疼痛的村庄
文/陈希瑞
清凌凌的河水,淙淙流淌,鱼儿在白沙清水中游来游去。春种秋收,各种时令花儿次第开放,田畴飘荡着五谷的芳香气息。村庄街道整洁,绿树成荫,处处呈现着天人合一的如意吉祥……此情此景,该会叫人萌生出多少美好的想望呀。
可眼前的村庄,已经变得让人陌生,让人不相信会是这副摸样。
先是好好的河堤,因为随意取土,变得百孔千疮,甚至被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惜牺牲公众的利益,去满足一己之利。原本宽阔的河道,由于随意乱挖,肆意圈占,就像母亲美丽的面庞,被毁坏的不像样子。私心太重的人,是不会听到母亲在痛苦的呻吟。
原本好好的湾塘,同样被乱挖乱占,即使里面有几条可怜的小鱼,也被投了药,捞走解馋,不留一个活口。
五月,槐花香满野。那蓊蓊郁郁的美丽景色,衬着白云蓝天,洁白如雪,如梦如幻,实在赏心悦目至极。除了可供欣赏,还可采来解馋。采摘槐花,本为尝鲜,本为一件趣事、美事儿,却偏要将整个树头劈光,好好的一棵树,被毁得残枝败叶,不忍卒读。好端端的一棵树,被毁成这副摸样,难道树不疼吗?难道顺着年轮渗出的一点点水渍,不就是树在默默哭泣吗?有良知的人,才会感受到,一棵美丽的树,所遭受的劫难。
村前村后,就连巴掌大的一块地,也都作价叫行,一卖了之,变成赤裸裸的金钱。田间的路,原本四通八达,如今却被侵占得越走越窄,怨声不断。路窄,难行,真不知道,人心会不会变得越来越狭窄,狭窄得只剩下一个“自我”.
随着养殖户的日益增多,禽畜的粪便随意堆放,蚊蝇成堆,臭气熏天,污染了周边环境,只是不知道会不会熏黑了人心。得到的是金钱,迷失的是道德与良心。在有些人看来,只要能得到金钱,似乎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
村边地头,垃圾随意乱倒,时时散发出一股恶臭,更是叫人头疼。
不知什么时候,一块曾经飘荡着五谷清香的水浇地,就被金钱圈占了,被权力征用了。工厂的高烟囱排出的浓烟、污水,污染的不只是环境、农田,恐怕连人心都被金钱熏黑了吧。
今天谁家进了盗贼,大天白日就眼睁睁地被拉走了粮食、牛羊,说不定明天哪家又会招了贼,翻箱倒柜,被盗走了钱财,探囊取物,如入无人之境。我们的农民兄弟,这些处在最底层的弱势群体,面对猖獗的盗贼,一时束手无策,欲哭无泪,只能自己多加防范。看来,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了。
那些叫做村庄的地方,那些有着旺盛的人间烟火的地方,是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的栖身之地,是他们休养生息的地方,却为什么落下那么多令人寒心的疤痕,真的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如果说瑕不掩瑜的话,其实已经是很勉强了。人不能生活在真空里,也不能靠幻想生存。人是最现实的动物,要改变现状,也决非一朝一夕之事,还需要下很大一番功夫吧。
是谁挥舞着金钱的大棒在肆意毁坏母亲美丽的面庞?是哪些利欲熏心者在母亲的身上留下累累伤痕?疼痛的村庄,痛在村庄母亲的心里,也痛在那些富有良知人的心坎上。有句话,叫做富了口袋,穷了脑袋,跟穷得只剩下钱了,是一样的道理,实际上是很可怕的。如果照直走下去,若干年后,那几乎跟面目狰狞、青面獠牙的狼性,相差无几了。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来拯救我们濒危的人性。
河水文章10:爱的桥梁
文/纪广洋
河水暴涨,芦蒿初黄。过客,熙熙攘攘。他,斜坐牛背,独行苍凉。
爱和梦一样……他从滞缓五千年的血脉里毅然出走,览遍八万里山水云月,望见她——在水一方,一个并不陡峭的山岗。他匆匆赶去,才知,水是海洋,山是云的幻象,地球之外,还有玉宇空茫。
途经星汉,月老对他说:不要沮丧,你和奢望的娇娘,还缺少一种机缘,缺少一座心与心的桥梁。
于是,银河岸,他不再伫望,默默耕耘种植,丰衣足食,桂子飘香,还荫庇天下众多家庭,燕舞安详。这时,他意欲偕牛同归,不再痴寻那座倩影如梦的山岗。
归程前夕,他发现银河上出现一座燕鹊翔集的桥梁。夜半醒来,他的厢房,坐着一位如花似玉的娇娘。织机如筝,梭来梭往。他俩脚脖上的红线,一模一样。
河水文章11:山水恋歌
文/王振武
山是祁连山,水是黑河水。这山与水恰似一对亲密无间相濡以沫的恋人,将张掖大地孕育成河西走廊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巍峨壮观的祁连山,东西绵亘八百多公里,犹如舒展超长双臂的父亲一样,拱卫在张掖的大半个边缘,是张掖人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屏障。山顶上,终年白雪皑皑,冰峰林立;山坡上,四季松柏挺拔,郁郁葱葱;草原上,绿茵铺地,百花争艳,牛羊撒欢;高山峡谷间,清流淙淙,飞珠溅玉;溪水潺潺,一路叮咚作响。滔滔不绝的黑河水,蜿蜒流淌八百多公里,好像慈爱善良的母亲一样守护在张掖大地的身边。她从高山峡谷间一路走来,接纳大大小小的支流,穿行于张掖大地的沟沟壑壑,把张掖大地滋养成沃野良园和水乡泽国。
上苍恩赐的祁连山与黑河水,把张掖孕育成了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张掖现今所辖的六个县区中,除了肃南尚未发现远古的文化遗址外,其余五县均有见证历史文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面对种类繁多的石器,人们可以想象出我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用石犁翻耕土地,用石锄平整田地,用石铲和骨耒播种,用石镰收割庄稼。一个典型的以石器生产工具为主的、较全面的原始农业村落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眼前。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西游张掖时被灿烂的文化和优美的风光所吸引而旅居一年之久。汉武帝设郡扬威后,西域各国商贸往来活跃。自唐以后佛教盛行,寺院佛塔林立,历史文物古迹遍布全市。张掖大佛寺、黑水国,肃南马蹄寺、文殊寺,高台骆驼城、许三湾,民乐圆通塔、八卦营古城,均已荣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宝座。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堪称世界第一的山丹皇家军马场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地势平坦广阔,土壤肥沃,牧草茂盛,牲畜兴旺;扁都口自古以来就是甘青咽喉、丝路要隘,盛夏七月盛开的十万亩油菜花,流金溢彩,芬芳无比;祁连山群峰兀立,莽莽苍苍,千岭万壑林木森森,碧浪滚滚;“七一”冰川犹如洁白的巨幅哈达悬盖在祁连山中,洁白无瑕,飞瀑溅玉,景观奇特,显得极其险峻神秘;丹霞地貌场面壮观,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苍凉壮美;黑河水蜿蜒奔腾,浩浩荡荡,滋润着大大小小的湿地湖泊,浇灌着条条块块的千里沃野;万里平畴,麦浪滚滚,瓜果飘香,堆金积玉;蓝天白云映衬着雪山草地,牛羊成群觅食,珍禽往来啼鸣,异兽啸傲山林;别具洞天的自然美景,曾引得大批商旅之士驻足流恋,唏嘘忘返。热情好客的游牧民族、醇香扑鼻的酥油奶茶、粗犷直白的祝酒歌谣、新鲜肥嫩的手抓羊肉、宽敞亮丽的帐篷景点,令人流连忘返。
圣洁的祁连山,妩媚的黑河水,这一对上苍缔结的佳偶情侣,极致地释放出了无疆的大爱,配合默契地弹奏出了一曲跨越时空、洞穿历史的铿锵激越恋歌,曾引得众多民族在张掖这片魅力四射的沃土上演绎出了一幕幕悲欢离合而又大气磅礴的历史故事。特别是自汉武帝“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设立张掖郡、屯田垦荒、移民实边以来,铁质生产工具发挥效用,农耕文明开始立足张掖。
一座座雪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条条河流唱欢歌,一片片良田翻绿浪。这是祁连山与黑河水这一对情人精心孕育而成的张掖大地的逼真写照。
河水文章12:长河落日圆
文/石泽丰
向着西,面对河水,顺着风看浪花一波又一波地从眼前推远,推到肉眼望不到头的河岸线,河岸线的上面,有一轮火红的落日,正悬在天边,它把河水染得通红。每每想起儿时在故乡亲历的这幅画面,我就想到了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长河落日圆”。毋庸置疑,在那样的场景里,这句诗是最具意象性和概括力的表达了。我不知道王维当初是否去过我的故乡。在那里,河水昼夜不停地流淌,涨与落,无一例外地带走分分秒秒,仿佛被它带走的,还有村庄的主人与客,他们来了,看到河水,看到日起日落,看到暮年,在临终的那一刻,突然悟出了其中的奥秘,但不以言说,也许这就是一种圆满,一种完美的终结。
长河也不言语,自西向东,我的故乡就坐落在它的中间地段。河水年复一年地流淌,把东边的朝阳托起,又在黄昏时分把西斜的太阳拉下。我全然记得的,是在这条河边有着不少的青石板,浣衣的女人们手持棒槌,此起彼伏的“啪啪”声响彻河面。她们想敲击出的不光是布衣里的污渍,还有隐藏在石板纹路里的各种故事。
青石板不知有多少代人用过,就连我的曾祖母都说不出,她曾告诉过我,在她年轻的时候,这些青石板就已安放在了那里。石板承受着一代又一代女人的敲击,这拨女人走了,那拨女人又来了,她们或洗衣,或洗菜、淘米,把自己短暂的生命时光,续着长河不尽的风景线。
长与短在这一刻呼应。面对流淌不息的河水,村里的人看到了自己目光的短浅,他们谦卑,敬畏于河水,敬畏过那一轮轮长河中的落日。直到如今,村里每有长者辞世,后人总要选择一个落日的黄昏,用经幡在河边为他招魂。这种祭奠的方式,其间虽然有着迷信的成分,但村人相信,长河中的落日,既然会圆满地落下,必定会有崭新的朝阳升起,从某种意义上,它寓意着家族的香火延续,永不熄灭。
相对于这样去理解一个事物的长度,我更喜欢目之所及的东西,它真实地存在于眼前。因为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激起心灵的涟漪,才会让人看到沉淀在岁月里的光芒,感知情感里的温度。从村庄走出,再回到村庄,河水带走了三十多个春秋,夕阳沉落了一轮又一轮,我儿时所称之的阿公阿婆们,现在存活无几。他们一一去了天堂,在长河落日的见证下。
现在长河不算长了,在各种精准仪器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下,再远的尽头,也会清晰地存在于仪器的镜框里,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它已渗透到了农村,就连一幅画的出品,完全可以用电脑泼墨,其色彩和层感,远比现实存在的完美。但是,在这种虚拟的完美之下,我们文字的表达力,与唐诗宋词相比,进步又在哪里?
我忽然明白,文学的表达,最具感染力的,不是物质非速发展时代下浮躁于心的快餐之感,而是面对浸在光阴里的原本事物,获得一种难以言说的质感,并由此剖析出的对其时光断面的思考。
河水文章13:生活在梦境里
文/赵文汉
清清的一湾河水,野鸭在高擎的荷叶下,眯着眼睛打盹,身子随着轻风携来的微澜,前仰后合地一起一伏,让人想起了树荫下荡秋千的小姑娘。它的旁边就是一片荷叶,有铺贴着水面的,也有高高扬起的。荷叶与荷叶之间,点缀着些荷花,白底里晕着水红,如娇羞少女的脸,不沾半点世俗风尘。水面轻风过后,又恢复了一片平静,没有半点波纹的水面,倒映着远处的高楼,高楼的底衬是蓝天,蓝天的怀里浮着白云,一动不动,似绸似缎又似棉。贴近岸边的一簇芦苇,便像插在一抹屏风前的花瓶里了。
岸边是大片的草坪,有起有伏,起伏的坡度很舒缓,慢慢地高起之后又缓缓低下去,然后又慢慢高起,这样的线条完美到了一种极致,让你无可挑剔。青草碰上了一年最好的时光,三天两头地下着小雨,滋润得它们生机勃勃,深绿中泛着些嫩黄,其间不时还点缀着些说不出名字的野花,大自然的调色盘总是那么好看。
远处还矗立着一些高大的树木。太远了,看不准它们的模样,无法知道它们是一些什么树,也不必知道它们的名字,只要有它们矗立在那儿就够了,这幅自然的画面便有了更好的层次感。树木的背后是幢幢高耸的大楼。如今的大楼啊,像是吃了“四月肥”,蹭蹭地往上蹿,一幢比一幢蹿得高;如今的大楼啊,又像是青春期的女孩,特别爱打扮,一幢比一幢长得漂亮。幢幢大楼的背景是蓝天,蓝得如宝石,如此蓝底上,还熨帖着些白云,朵状的,块状的,丝状的……
说到这些美景,你不要以为我是在描述梦境,不是,它是一种真实的写照。
高考的前一天,参加完考前培训会,骑着电动车往家赶。太阳虽然时不时地被薄云笼罩着,但照在裸露的肌肤上依然有强烈的灼热感。不由得就加大了电力,急急地往家赶,想赶紧躲到空调房间里去,免受这肌肤之痛。
当来到高速时代城小区东侧的中清河游园时,我走不动了,被眼前的美给震住了。我魔怔了一般,停下电动车,在河岸边那片草坪上怔怔地站了足足有5分钟,抬头看天,低头看地,看哪儿都像站在油画中一般。太阳灼晒得我满头大汗,也丝毫没有察觉到。
三年前,这儿,中清河的中端,南到三清路,北到柳林路,时时污水横流,处处蚊虫满地。岸边居住着满满的居民,低矮的瓦房一间挨着一间,拥挤不堪。脚下的小路连砖也没铺,晴天坑坑洼洼,雨天泥泥泞泞。三年,仅仅三年时间,这儿就变成了今天这般美丽模样。
小时候能够读懂文字之后,一口气读了不少文学作品,然后做过一场梦:一个人游走在蓝天、白云、碧水、绿草、高树、楼宇之间。醒来后以为它只会是我一个永远的梦,怎么都没想到,儿时的梦境今天就变成了现实。
今天的我,天天都生活在儿时的梦境中。
河水文章14:让时光随河水静静流淌
文/福-太阳
住在黄河岸边,穿梭于黄河两岸,从大桥上展望黄河,滚滚黄流向东流去,在阳光下烁烁发光。平日,也没有近距离走进黄河,所以母亲河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五月一日早上,天高云淡,微风习习。我驱车来到高青县刘春家黄河灌溉闸风景区和黄河来了个近距离接触。黄河是地上河,河堤高于地面许多。黄河两岸的河堤现在都修成了沥青公路,方便了当地居民的交通,也为黄河防汛快速反应提供了必要条件。从河堤到黄河的主河道,一般还要有比较宽敞的漫滩区,滩区内种满了各种树木,有成片绿油油的窜天杨,还有大片的槐树,时值槐花开花季节,红槐花河堤上看去紫红一片,煞是好看。放眼望去,绿波红浪相应,风景如画。真是处处有风景,只是我们没有留心留意罢了。
刘家春黄河灌溉风景区内种植了多种树木,松树、垂柳、梧桐、紫叶李,设立的停车场,休闲小道,并修建了许多亭阁,方便游客休息、观景。景区内野生的苦菜花绽放,黄黄的小花连成片,别有一番风情。有人在高大的杨树下搭起了帐篷,架上了烧烤炉,看来是要野炊了。孩子们则欢快的跑着,不时还摘上几多野花。有许多老人也来到岸边,坐在躺椅上面向黄河闭幕养神。还有人在亭子中打起了扑克,欢笑声不时传来。
坐在黄河防洪的石垛上,静静的看着黄河流淌。原以为黄河是直的,会是一望无际到天边,也会产生“黄河之水天上来”感觉,享受“黄河远上白云间”的美景,可是在这里黄河却拐了两个弯,让我看到了一个弯曲的黄河,河面很宽,河水流的比较缓慢,没有电视上汹涌澎湃的情景。在河道中央一处河床露出了水面,颜色和河水差不多,只是静静躺在河中,接受河水的洗涤、冲击、淤积。只是在黄河的拐弯处,河水冲击河岸,哗哗的流水声才清晰入耳。黄河转弯后,浑黄如浆的河水又静静的向东流去。老乡告诉我们,别看黄河表面平静,其实河面下有激流漩涡,千万不要到黄河中游泳嬉水。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你用浑浊的河水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大河文明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我用手机把黄河的美景从不同角度拍摄下来,低头翻看着手机中黄河的照片,心慢慢的平静下来,时间也慢了许多,有好长时间没有享受这样宁静安逸时光了。
在黄河岸边大柳树下面,席地而坐,闭上眼睛,带上耳机,听上一段轻音乐,让浮躁的心灵在音乐中沉静下来,安静的享受轻快的旋律,任凭时光在河水中静静的流淌,仿佛梦见了远古黄河那碧水东流的秀丽景象。
河水文章15:期盼春天
文/水怀珠
融冰的河水,让我看见了春天的影子。
1
北国的春天好像总是来得很晚,立春已过,温度还在冬里,绿色却远远没有起程,还在冬的怀抱里安睡。我只能从融冰的河面上,看到了春天迈着缓缓的步子蹒跚而来。阳光散射着耀眼的光芒,气温却不高。二月的北国一直都是乍暖还寒的,没有多少春天的气息让我们解脱笨重的外衣,踏上田野去寻觅春天的踪迹。很多的时候,是我们的心,比季节更早进入了春天。看看那些写北国之春的文字吧,字里行间穿行的,更多的是对春意浓的化不开的渴望,是那种多姿多彩的渴望,让我们的心提前春暖花开了。
期盼春天,期盼在和暖的阳光下,阅读桃花的明丽娇美。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桃花是世间最美的花,那美一直璀璨着我遥远的记忆。我的老家在一个小小的山村,村西村北都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山坡斜度小,土质肥沃疏松,空气清新,果实甘甜,适宜种植苹果树、桃树、梨树、山楂树等。春天来了,满山的花朵,次第盛开,五彩缤纷,绚丽多姿,而其中每每惊艳我的双眸,让我心潮起伏的,是桃花。
桃花的美在于那明亮娇艳的红,切合了中国人传统的情结,红得喜庆,红得吉利。也许正是因为桃花如此吉祥美丽,在中国人的心中,桃花一直以来都是爱情的化身。
“爱人,桃花开了/那些粉红的颜色,是我们的爱情/我们许下的诺言,就挂在枝头/从山上到山下,你的芳香/如春风,轻轻地吹拂我心灵的湖面/而那一树一树的粉红/温暖了你的脸颊/纵使遇到雷雨和冰雪/纵使我们的生命,远离尘世/我们的爱也依然如桃花/一春一春地轮回”……这样美丽的桃花,这样缠绵的诗句,总是直抵我们的心灵,温暖芬芳,情思缱绻。
站在季节之外,细数着回眸一瞬的心跳,我把千年前粉红的情思,反复熨烫,折叠成层层相思,放在鹰翼之上,日夜兼程抵达你盛开的地方。
冰消雪融盼春归,深红浅红百花艳。此刻,我只有期待,期待在渐渐柔软的风里,感受暖暖的春意,舒展春天的生动,和万物一起蓬勃生命的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