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桂北一个小山村,那里是我的入世之源,根之所在。故乡像一坛老酒,扑鼻醉人。空气是清新的,群山是绿葱葱的,乡亲们是那么的善良友好彬彬有礼。坡地、坡田、果园里的石级,屋后清澈欢快的小溪,还有那水牛、白云、炊烟……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亲切、欢畅、和谐,就如涂抹在大山里的一幅美丽国画。虽然我尽努力地住进这座城市,但每每临近春节,我对故乡的记忆就更加清晰,更加明朗。
春节是什么?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博览群书,想探究"春节"的源头,从唐诗到宋词,从"二十四节令"到"爆竹声中一岁除",从神州大地人们脸上洋溢着的喜气到家家户户门上的对联、红灯笼……可我一直未能找到一种令我满意的答案,冥冥之中只感到:春节是一种意蕴;它是中国人独特的喜庆方式,是传统与文明的交融;它是合家欢乐与太平盛世的展现,是歌与舞的海洋;它是春天的颂歌,是人们向往和平的表达,是祖国繁荣昌盛的诠释……
春节的到来,不论你是四海为家的打工者,还是富甲八方的富翁,你会因这一天而活出精彩;无论你是忙碌在年夜饭的灶台旁,还是飘零在异国他乡,你会因这一天放慢脚步。从城市到乡村,人们不约而同穿戴一新,语言亲和,心态温柔,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异口同声道一句——"新年好!"……
一年的忙碌等来一天完全忘我的喜庆,足矣!一家人高高兴兴、和和睦睦围着一桌年夜饭,推杯换盏,足矣!边疆的战士,从电视上看到祖国一片喜庆,紧握钢枪,为的就是祖国安宁的喜庆,看一眼,足矣!海内外华人以自己的方式庆祝春节,回念一次祖国,足矣!……
春节是什么?我找到了满意的答案,从神州大地上每一处欢乐的场景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所呈现的欣欣向荣的神州庆典。
关于过年,我有着许多难忘的故事。最让我难忘的是每年除夕早上父亲做的忆苦粥。自我记事起,我就清楚地记得每年除夕早上我们全家人必吃父亲做的忆苦粥。
每年除夕那天,天刚刚亮,父母就早早起床做忆苦粥。母亲把当年新碾出来的过年米淘洗干净,放入铁鼎锅中,烧木柴用温火慢慢熬煮。母亲添了几根柴火,干柴烈火,不一会儿铁鼎锅锅盖边冒出热气,明显闻到新米的浓郁香味,这甜香中,有农家土灶和铁鼎锅的功劳。母亲慢慢添柴把新米熬煮成粥,父亲则去菜园地里拔蒜苗、香菜、葱花,摘青芥菜。待母亲把粥熬煮好,父亲就开始做佐料了。佐料有猪肉肉末、蒜叶、香菜、葱花、青芥菜、油豆腐、酸菜。父亲把青芥菜、油豆腐、酸菜切细与肉末一起炒熟,然后把炒好的佐料放入煮好的粥中拌均,再撒上点切碎的蒜叶、香菜、葱花,一锅色香味俱全的忆苦粥就大功告成了。忆苦粥也就成了我们全家人每年除夕那天早上必吃的早餐。
除夕早上,全家人吃过父母做的忆苦粥后,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
父亲每年除夕那天为什么要做忆苦粥给我们吃,起初,我也不大明白。懂事后,有一年,我问及父亲,父亲把其中的原由告诉了我。父亲说,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又多,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的丰富程度都远远比不上现在,平时很难吃上一次肉,就是吃一两次油豆腐,也是一件十分奢望的事。只有在过年时,爷爷奶奶才做过年豆腐,去集上买三四斤猪肉。过年了,除夕夜,老老少少一大家子十来口人,就一二斤左右的猪肉,怎么切放在锅里都不起眼,上有太奶太公,下有小孩,这常常让爷爷奶奶愁眉不展。有一年,爷爷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这一二斤猪肉跺成肉末,然后把蒜叶、青菜、油豆腐、酸菜与肉末拌均放进已煮好的稀粥里,让大家在除夕夜都能吃上一点点荤菜。虽然人多肉少,但全家人过年却是快快乐乐的。
后来,虽然生活条件慢慢有所改善,但在除夕那天吃忆苦粥是必不可少的。父亲成家后有了我,除夕夜的餐桌上也有了渴望已久的鸡鸭鱼肉,但曾做过几年乡村教师的父亲还是继承了爷爷每年除夕那天做忆苦粥给孩子们吃的习惯。只是,这忆苦粥不再是除夕夜唯一的晚餐,父亲却把这一顿忆苦粥放在了每年除夕那天的早餐上。
父亲说,他要让孩子们,下一代时时都忆起过往的艰苦岁月,在生活条件好的今天,也不忘记要勤俭节约。再后来,我也成家了,有了孩子,每年除夕那天早上,我也学着父亲做忆苦粥给女儿吃。女儿也慢慢地懂得了为什么要在除夕那天早上吃忆苦粥。就这样,除夕那天吃忆苦粥这一良好家风就在我们家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
如今,生活好了,想吃多少猪肉就吃多少猪肉,想什么时候吃,都能买得到。年夜饭不仅有鸡鸭鱼肉,还有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海鲜产品,年夜饭的菜可以说极为丰富。相对于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来说,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几翻,猪肉、油豆腐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相反我们还觉得猪肉因为过腻,颇有些嫌弃。即使这样,现在我们家每年除夕那天早上都还做忆苦粥吃。忆苦粥以其独特的滋味,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