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文章

请欣赏理想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理想的文章1:小小孩 大理想

文/王思宇

一年级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我认为当警察在大街上执勤的样子很威风,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可三年级的时候我的理想变了,那时我觉得当一名公交车司机也是件很有趣的差事,操作一辆这么大的的机器也是一份很得意的工作,能为那么多的乘客服务,我会感到很光荣,不过到了六年级时,我的理想就又变了。

说来很有趣。有一次,舅舅在森林公园的练江河畔搭了个蓝色的小帐篷。我异常兴奋地和表妹钻进帐篷,在帐篷里嬉笑打闹一阵后又爬出来,感觉有趣极了。尤其是我,活力四射地在岸边蹦来跳去,就差没跳进练江河游几圈了。舅舅打趣地说:“看样子,你长大之后很适合在野外工作啊!”他无意间的一句话,让我怦然心动:哈哈,做个地质学家也不错嘛:带着帐篷去找矿,夜晚在野外露营,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下寻找宝藏,这很符合我的性格。虽然有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像恶劣天气、怪蛇毒虫等,但如果前怕狼后怕虎,老是想找一份没风险很悠闲的工作,又有什么意思呢?嗯,这次我不会变了!我就要当一名地质学家,去寻找、发现许多宝藏,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理想的文章2:我的理想

文/孙世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医生、护士、警察、教师、工人……

每一个理想都是那么的美好,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执着。为了理想每个人都努力不懈地学习,把美好的理想成为现实。我也一样,我要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会随着不同的年龄阶段而变化。

上幼儿园以前,我幻想当一名警察。有时在电视里看到警察在办案,多酷呀!这在我小小的心灵中,播撒下了希望的种子。我幻想当一名警察,替人伸张正义,不让人受欺负。警察能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当警察真好呀!

上了幼儿园,我又想当一名医生。医生都拥有一双有魔法的手,可以让人们摆脱病魔。只要他坐在诊室给病人看看病,开一个处方,或者站在手术台旁,开开刀,病人们就会恢复健康,多么奇妙。医生就是救死救难的“菩萨”呀!

读了一年级,我又想当老师,而且还是一名小学老师。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中,燃起希望的火光。教他们读书、写字、分辨好坏。教书育人,该多好呀!

读了二年级,我又想当飞行员。开着新型的飞机,去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我整天飞来飞去,周游世界,边玩边工作,多有意思呀!

读了三年级,我又想当发明家,发明出人们需要的东西,满足人们的需求,完成人们的愿望。我会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多神奇呀!

但是,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我的理想就会像泡沫般消逝。让我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吧!

理想的文章3:理想,我在迷茫

曾经一度想一直说唱,以为唱歌才是我的理想,梦想,但是发现,却不是,中考结束,没有考上,也许因为平时贪玩。

我知道都是我自己的错,跟爸妈没有关系。爸妈问我还上学么,我只是谈谈的说不上了。

因为我害怕自己再努力,学不好。对不起他们。

不上的第一天,爸爸把我送到技工学校。

那里,一点都不适合我。

里面的学生,抽烟的抽烟,打架的打架。

这些已经让我厌倦。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边防兵。

可是,因为我自己。然而理它远去。

上技工学校第一天就跑回家了。

跑回家,忍不住的第一次在爸妈面前哭,一直道歉。

爸妈只是说没关系,没什么可道歉的。

我自己的路,还是我自己要走。

现在懂了。懂了很多。

懂了老师的话。懂了爸妈。

以后的路,我会走好。

理想的文章4:我的理想

文/陈斯博

从报纸上得知黄州区关工委近几年来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中华魂”征文演讲比赛很有成效,深受师生好评。近日,我通过报社与该区关工委联系后得知“中华魂”读书征文活动每年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理想点亮人生”。该区关工委特送我一本《理想点亮人生》读本,我捧读再三如获至宝,很受教育和启发,书中对个人理想精辟的论述,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系统讲解,一次次在我心中掀起狂澜,合上读本,我一次次问自己:生逢盛世,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将如何融入这大有作为的时代?

我出生在革命烈士黄州区陈谭秋的故乡陈策楼镇烽火山下,从小就听爷爷奶奶多次念叨,我们陈家解放前出了一个读书人,要不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到现在一定是个老革命,是个很大的官。长大后学历史,我得知爷爷所说的老革命就是我党的创始人、党的“一大”代表陈谭秋!我们是烈士的后人,从那时起,我为自己是陈谭秋烈士的后人而自豪骄傲,发誓要好好学习,苦练内功,做一个陈谭秋式的人物!后来,学校多次组织我们参观陈谭秋烈士故居和陈谭秋纪念馆,一次次瞻仰烈士的遗物,一次次听讲解员的讲解,我对从我们陈氏家族走出来的这位革命家,大英雄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原来,陈谭秋烈士从小就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早在学生时代即已投身革命,多次组织与参加学生运动,支援京汉铁路工人和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等斗争,出席了党的一大、三大、四大等会议,并与陈云等同志于1938年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回国后继续为党为国工作,1943年9月被新疆反动军阀盛世才杀害。烈士光辉的一生虽然短暂,烈士的功绩却名垂千古,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后人踏着烈士的鲜血奔赴疆场,继承烈士遗志前赴后继,奋勇杀敌,去完成烈士未完的事业……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眨眼间,时序已进入了2012年,笼罩华厦神州的战争销烟早已散去,我们的国家也早已抖落一身伤病步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学生,作为烈士的后人,我继承了烈士爱国基因,继承了烈士爱民的激情!我立志要好好学生知识,牢牢掌握过硬的本领,象我们先辈陈谭秋一样博学,象他一样做人,做一个象陈谭秋一样胸怀大志的勇士,将个人的理想的实现与共同理想的实现相结合,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相结合,让自己的青春在为党为国为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异彩!

理想的文章5:我的理想

文/田镕恺

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当医生。让祖国的医疗更强大;让每一个人都能在生病时得到更好的治疗,能让他早日康复,重新回到自由的世界,不再在病床上卧床不起。

小朋友,你可知道为什么我想当医生吗?那我就给你讲一讲吧。

有一次,我的眼睛生病了,眨起来很痛,但又怕去医院开刀做手术,就没有告诉妈妈。有一天,我实在痛得忍不住了,就告诉妈妈眼睛痛,于是,妈妈带我去了医院。到了医院,我心怦怦直跳,一直想着会不会做手术。等到看病的时候,医生叫到我的名字,我慢慢吞吞地站起来,向屋里走去。医生翻眼皮时,疼得我嗷嗷直叫,医生看完后说:“幸好及时发现,要不然就得开刀做手术把脓放出来。”医生说完,我怦怦直跳的心才放下了,医生给我开了点药,然后我就回家了。按照医生交代的方法治疗,没过几天,我的病就好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一定要当医生,为人民服务,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才能当上医生,为大家服务。

理想的文章6:致董卿--你是人间理想

文/何白女

第一次知道你,是在小时候锣鼓喧天的春晚主持阵容里,衣着整齐祥和的华服,配上一张“国泰民安”脸,把普天同庆妥妥地展示出来。那时,你只是董卿,过年的代名词而已。

再次接触,是在大型文化传承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你从如诗如画的背景中阔步前行,那坚定的步伐和灼灼的目光似乎在传递一个又一个捷报。说古典诗词,你信手拈来,论创作渊源,你侃侃而谈。伴随着你铿锵有力的开场白,我似乎感受到一股不能言说的力量,一群充满智慧的青年才俊即将聚集于此,华山论剑。我记得有一期,一个16岁复旦高中生武亦姝击败北大学生陈更。你满面春风,并不是满意这个结果。因为对你来说,无论谁赢,你都一如既往地开心。相比结果,你更在意的是这个披荆斩棘的过程。你夸赞她“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获得如此殊荣,不用解释有多辛苦,站在那里就已经是答案了,你不说,我也懂。这或许就是至高的褒奖吧。你瞬间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有人说,董卿是个标准的大家闺秀。我不这样认为,在古代,大家闺秀除了学习琴棋书画,更多的是待字闺中,玩弄脂粉,终究有点娇弱。而我还是固执地想把你比作有勇有谋的将军,带领一群精兵强将攻克一座座城池。

后来,我又刻意地去看了你的大型公益类节目《开学第一课》。在与一名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交谈时,老人因腿脚不便,坐在轮椅上。你没有搬来凳子,而是一直站着。老人向孩子们介绍小时候的英文水平时,孩子们欢呼起来,你也像个大孩子用崇拜和尊敬的目光仰望着老人。原来你已经悄悄跪下了。我分明注意到你穿着高跟鞋,和一身简洁的连衣裙,用最得体的姿势半跪在地板上,保持和老人平视的角度。当老人提到每天晚上都要读《莎士比亚》时,你带着关切和心疼的语气问老人几点睡觉,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老人的健康。那时,你把手搭在老人的手背上,像极了一个女儿,似乎叮嘱一个不听话的父亲以后要早点睡。你又偷偷地跪下了。是啊,跪下的是躯体,站起来的是灵魂。你用谦逊的态度告诉我们:在权威和知识面前,必须有敬畏之心。我想你的父亲一定也很优秀,才能把你培养得如此进退有度。你得多优秀,才能与国之脊梁并肩站在一起。

最近,我又去看了你的大型访谈类节目《朗读者》,知名演员陈数来访。两个有着相似干练气质的女人坐下来交谈,并没有预想的刀光剑影。那次,陈数谈到和丈夫去巴厘岛,经得儿子同意。你嘴角微微上扬,眼睛微眯,眼角浅浅的皱纹也跟着明朗了许多。有人用温柔来形容你,而我觉得用你来形容温柔再合适不过。她说以后她只需要好好爱大象就好了(大象是她的继子的昵称),声音颤抖。我分明也看到你眼里闪烁着难以掩饰的泪花。在摆着淡紫色绣球花的屋子里,你们像极了感情深厚的闺蜜聊着家长里短。你用同理心轻轻地拂去他人心中的尘埃。你说“我们去朗读吧”。站起来,抚平裁剪简单的裙角,绝世而独立。

有人采访你,谈到你的育儿观。你说想要教育孩子成什么样,只需要自己做那样的人就行了。所以,你也希望你的孩子和你一样吧。在这个嘈杂的世界里,你一直坚持自己特有的风格,多少人以你为标杆。如果人生是不断闯过一个又一个黑屋子,你一定是屋顶那扇窗户,照进暖暖的阳光,在地上形成人间理想的模样。

此时,耳边又响起你略带鼻音的声音,它像寺庙的撞钟,带着太多太多的虔诚和期许,一次次叫醒困顿的灵魂。碌碌无为的日子里,指明了信仰的方向,让我们深刻地明白“龙的传人”的精神标签,并把中国文化不断地播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源远流长。

也像姐姐的谆谆教诲,用最温柔的语气说着最有力量的话语。给每一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演绎无数个知识瑰宝,你也曾在舞台豪迈地大喊“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寄希望更多的弟弟妹妹,鼓励在文化的世界里拾级而上。

同时,也像一个暖心的午夜电台,以最安静的姿态听着四面八方的声音:失意的,落魄的,烦闷的,再以精准的方式用最温暖的方式传达出去。从此,黑夜里有这么一盏灯,照亮某个人很久很久。

第一次听到“先生”这个词,是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她的名字后缀都会带上“先生”两个字。后来我明白,有一定学术和地位的人才能冠以“先生”之名,不论男女。如果可以,我想给你也加上。

“你好,董卿先生。”

理想的文章7:理想是风帆

文/范逸扬

最近,我看了一本由教育部关工委和课堂内外杂志社编写的精致小读本《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可有意思了,从北京奥运的中国声音到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从风靡世界的孔子学堂到震动世界的莫言获奖;从感动中国的最美教师到各行各业的千万个雷锋在成长;从56个民族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到百姓身边衣食住行的沧桑巨变;从九天揽月的神舟英雄到扞卫主权的航空母舰……

一个个经典的故事引人入胜,我彷佛又听到了研制出两弹一星的核武之父朱光亚振臂高呼“祖国需要我们!”从昨天的雄关漫道真如铁到今天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再到明天的长风破浪会有时,历史总是在不断地精彩定格,而理想必将是我们不断超越梦想的风帆!

奋斗是双桨,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一切皆可能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帆风顺,霍金和黄美廉历经磨难终有所成的事实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如果我们转身面向阳光,就不可能陷身在阴影里面。只要付诸行动,永远都不会晚!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飞人刘翔用速度向世界证明一切皆有可能。复兴中华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生活当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传递正能量,开启你梦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理想的文章8:梦里的旅程

很久以前我的理想,是和一个心仪的人去大理。

《天龙八部》里的豪情与风流,“蝴蝶泉边来相会”的余音绕梁,使人缠绵绸缪。

一座自由之城,一座慵懒之城,身在其中犹如返璞归真,总在刹那间使人有种卓立世外的感觉。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是一些意象,一种情调,还是真实的幻境?

与世无争,平淡里带着惊喜,温和中蕴藏着玄机,古城的侬软温润,让人感觉时光的凝滞。

绵软如醉,翩然若仙!

大理,真是一个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吗?

读书时,我就很喜欢三毛、很喜欢徐霞客……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喜欢三毛的沧桑和浪漫,徐霞客的勇敢、不畏艰险。于是,我也幻想着,有一天,我要自由地背着我的旅行包,穿着舒服的鞋子,穿梭在奔流的人群,扮演匆匆过客的角色,观察别人的悲喜,不让人看出我的脆弱与虚伪……可是后来,我发现我暂时逃脱不了这样的束缚。所以我只幻想着有机会时常坐在飞机上、火车上,进站出站而已。

我想给自己取一个名字叫“行走于天地间”。或许是想找一种去留无意的意境,或许它能代表漂泊、代表流浪、代表沧桑、代表梦想……

幻想能给我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给我一片草海。或有杂色的野花,或有紫色的勿忘我,或有红色的康乃馨,或是黄色的向日葵。、还有野兔、獐子、麂子,最好有一大片的野草莓……总之,只要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就好。只想一个人,站在花海边,静静地微笑,放声地大笑。不管笑声中有多少的落寞与忧伤,那都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真实和真诚。

梦里的旅程!我一个人吗?还是梦中的他会一起追寻而来!

理想的文章9:由《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死看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

文/茕茕清歌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了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为了追求理想的爱情境界,她两度偷情,但这样做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还使她自己成为商人勒乐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

小说中的主人公爱玛可谓是一个又可恨又可怜的悲剧角色,她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爱情,甚至不惜做出偷情这样出格的事,但最终所有的幻想都化为泡影,爱玛也在悔恨中死去,她的死具有欧·亨利笔法的味道,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关于她的死,原因有很多,下面便浅略地探讨致使她死亡的各种因素及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其一便是她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一性格其实早在夏尔第一次到卢奥先生家便有隐晦的提及,“一个年轻女子,穿着镶了三道花边的蓝色丝绒长袍”、“夏尔看见她的指甲如此白净,觉得惊讶……”等,华丽的装束、整齐的指甲似与传统印象中的农家女形象格格不入,她所受到的贵族化教育便是催发了日后种种的缘由。后来与夏尔结婚及参加安德威烈侯爵的舞会则彻底激发了她心中的理想情怀,本以为嫁给了理想中的爱情,但却发现丈夫夏尔是个平凡又庸俗的人,“这位老兄什么也不知道,更不能教你知道,甚至自己根本不想知道。”而后在舞会上,她真正见识到了自己心中向往的生活,她“真想知道他们的生平,深入了解他们,和他们打成一片”。至此,美好的理想同贫瘠的现实产生了最为强烈的碰撞,两方不可调和的矛盾尖锐对峙,她的人格同她的肉体分离,让一个农家女不顾自己的阶级、家境,不择手段地想要到达理想的彼岸,最终扎进死亡的深渊。

爱玛的死同作者的人生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关系,“福楼拜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思考能力,这些能力突出体现在福楼拜对现实社会的认知中。从封建复辟王朝到七月革命,经历动荡社会的福楼拜看到了大资产阶级对其他阶级的迫害。而二月革命到拿破仑帝国的建立,虽然统治阶级对自身身份进行了变换,但是社会中却没有资产阶级所提倡的博爱、平等与自由,有的只是知识沦丧的道德与腐败的政治。”福楼拜生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期,并在青少年时期随着这种文学流派的发展而踏上文学之路,然而他曾说过“人们认为‘我’痴迷于真实的事物,但实际上‘我’憎恶它们;因为正是由于‘我’对现实主义的憎恶‘我’才写了这部小说。但是,‘我’也同样憎恶愚弄我们的理想主义的假象。”因此可以看出两种截然不同、充满矛盾的主张在福楼拜一人身上存在,而它们的产物就是《包法利夫人》,爱玛的死亡很好地印证了浪漫主义同现实主义在福楼拜心中的制约和融合。

第二则是她所处的时代原因。19世纪的法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工业革命逐渐推进,法国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工农业取得很大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了人们像金钱看齐,金钱至上主义变得横行,人际关系充满了铜臭味,财富和权贵成为衡量爱情中举足轻重的因素。小说中爱玛的死同商人勒乐有很大的关系。莱昂和罗多尔夫实际上都只是当时婚姻观、爱情观的直接体现,而勒乐则代表了当时的典型商人,是致使爱玛死亡的最直接原因,他利用爱玛的心理,向她兜售奢侈品,并借贷给她,当爱玛无利用价值后,他原形毕露,将爱玛控告上法庭。福楼拜塑造了勒乐丑恶的嘴脸,将爱玛推向深渊,看似爱玛的死是由勒乐一手造成的,但前面有说勒乐只是一个典型形象,我们必须透过他看到本质,那就是当时资产阶级对金钱的追逐和狂热,福楼拜通过这样一个悲剧,无情揭露了金钱至上社会戕害人性、腐蚀灵魂的罪恶,“福楼拜对他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其统治者资产阶级是持否定态度的,甚至是憎恶和痛恨的。因此,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和唯利是图的本性便成为福楼拜在其文学作品中猛烈抨击的对象。”浪漫主义的熏陶让他对世界始终抱有美好的幻想,但是这种幻想在冷酷的现实面前被打击得支离破碎,这也能在一定意义上解释福楼拜所说的“包法利夫人就是我”一句。

通过对爱玛死亡原因的探讨,能够看到她生活年代残酷的现状,她自身的“不安分”固然是重要的原因,但并不至于置她于死地,真正致使她死亡的,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自私,也是福楼拜想要表达出来的本质,他残忍地写死了自己的主人公,血淋淋地揭露事实,本身便是同时代抗争的伟大壮举。他以这样一个悲剧意图警醒世人,认清这个虚假的社会。

理想的文章10:理想的房子

文/冯唐

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要有十个要素。

第一,房间面积要小。一卧,最多两卧,多出来的一个卧房当客房,或者等小孩儿长到青春期要求自己睡时用,或者偶尔夫妻吵架需要分房睡时用。每个卧房不超过十平方米,乾隆帝的卧房也不过十来平方米,平常人王气更弱,不僭越。卧室里最好有大些的衣橱,常穿的衣服可以挂起来,旅行箱也可以藏到视线之外。一厨。如今的女性追求平等,做完饭不洗碗,所以要有洗碗机。要有烤箱,不做饭的时候可以烤鸡翅和羊肉。一起居室。一桌,六到十把椅子,吃饭、喝茶、看书、写作都有地方了。最好有个真壁炉,天冷的时候点起一把火,心里就踏实了。最好再有个宽大的单人真皮沙发,中饭之后,瘫在里面看书,被书困倒,被夕阳晒醒,午睡前看的内容都记到脑子里了。这样算下来,一百平方米足够了。如果嫌小,想想,多出来的面积和房间你一年也去不了几次;想想,面积小,好打扫。如果还嫌小,就减东西,一年以上没碰过的东西,理论上讲都可以扔了。

第二,要有个大点儿的院子。有树,最好是果树或者开花的树,或者又开花又结果的。自家的果子长得再难看也甜。哪怕花期再短、平时打理再烦,每年开花的那几天,在树下支张桌子,摆上简单的下酒菜,开瓶顺口的酒,看繁花在风里、在暮色里、在月光里动,也值了。要有动物,大大小小的鸟用不同“方言”叫,松鼠、野猫、鹿不定时地来看看你在读什么书。它们知道你没有杀心,见你靠近也不躲避,只稍稍侧身,让你走过去而已。

第三,要有好天气。不要太干燥,不要太湿,冬天不要太长,夏天早晚不要太热。

第四,要有景色。尽管你天天看,但是景色依旧重要,或许正是因为你会天天看到。如果你的眼睛足够尖,你会发现,尽管你天天看,景色每天都不一样。每天看看不一样的云,想想昨晚的梦,和自己聊一会儿天,日子容易充盈起来。

第五,附近要有公园。越近越好,走路三五分钟能到最好,如果开车才能到,不能算房子附近有公园。公园不用很大,有简单的草坪,一圈两三百米,能跑步就好。人过四十,不再有一身使不完的力气,反而似乎总有拉不开的筋骨,跑步是解药。每天跑跑,三五千米,汗出透,整个人都好了。

第六,附近要有大学。最好走路能到,最好是个像样的好大学。有大学就有图书馆,有看不完的书可以蹭着看。有大学就有苍蝇小馆儿,而且开到很晚,一年到头都有便宜的好吃的。有大学就有教授,要张课程表,去蹭大课听。有大学就有女生,花落了,还可以在校园里看女生。

第七,附近要有足够好的生活设施。最好有几家好餐馆,开了几十年,食材新鲜,厨师可靠,菜好到你常吃不厌,懒得做饭了就可以不做。最好有几家好咖啡馆,豆子现磨,闻香进门,餐点都让人惦念。最好有一两家走路就能到的独立书店,时常能翻翻新书,每次能买到一两本过去一直想读但是没机会读的旧书。小学和中学都在走路可达的范围内,否则接送小孩儿上下学就会消耗掉你不多的自由时间。多数病都是年纪大了之后得的,老了之后,医院是必需的。医院最好走路能到,建筑不必雕梁画栋,等候时间不长就好,医生能不乱开药、能多和你解释病情、能体会到你的痛苦就好。

第八,所在城市要有历史。最好百年以上,连续不断。有很多古董店,家具、瓷器、餐具,买了就在日常的生活里使用。一年下来,在古董店买的东西比网购的还多。有不少博物馆,一些古迹,偶尔逛逛,觉得祖先并不遥远。

第九,一个小时车程之内有国际机场。人偶尔还是要出去走走,度假、会友、凑热闹。

第十,附近要有朋友。最好有很多朋友。朋友们就散住在附近几个街区,不用提前约,菜香飘起时,几个电话就能聚起几个人。酒量不同,酒品接近;术业不同,三观接近。菜一般,就多喝点酒;酒不好,就再多喝点,很快就能高兴起来。一生中,人除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和相看两不厌的人在一起。从这个角度看,这第十点是最重要的一点。老舍先生您如果还健在,您在哪里,北平就在哪里,哪里就是北平。所以如果看上一处房子,买了下来,让房子变得更理想的捷径是鼓动好朋友们也在附近买房,共我山头住。

当然,这十点之前,有些更基本的要求:空气是干净的,水是能喝的,食品是能吃的,无论什么时候在街上走都是安全的,没有什么组织是能不依法就把你从你的房子里带走的。有时候,这些要求看上去是如此基本,但是有时候,又似乎是那么遥不可及。

理想的文章11:读书是一种幸福

文/楚奇

小时侯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做个书店的推销员,因为我总觉得,坐拥书城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基于这种认识,我从小就特别喜欢书,对书有一种自然的亲近和兴奋。端起书,喝上茶,独自艺人静静畅游于思想的海洋里,从中体味生活的哲理,让人觉得既幸福又兴奋。

是的,读书是一种幸福。一旦与这种嗜好结缘,一个人就会变得渊博、机智、明理、高雅、文明,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的幸福。书籍让我们获得财富和智慧之后,拥有了一种别样的精神享受。

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是难以言表的,如同吃饭睡觉一样,读书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须,精神生活的全部。无所事事时候,坐立不安的时候,只要有书可读,便是莫大的享受。翻开书,随心所欲地投入到文学的天地,任思绪奔驰于全身的血脉,任冲动和激情贯彻心扉,于是,在读书的时候,自身便有了一种抗争的激情,有了一种冲破无限障碍的力量,难道这不是一种幸福吗?

另外,我还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因为做读书笔记有利于纠正急于求成、走马观花的怪癖,迫使自己慢读、细读、精读,有利于思考,加深理解,促进消化吸收;有利于增强记忆和积累资料,达到深学储宝的目的和效果,有利于我日后查找和使用;有利于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和书面表达能力。有效地使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

休闲时读书,是洗涤情感的最好享受。漫步人生征途,谁都会云帆高挂,自然也少不了停船靠岸的时刻,此时,找出一摞旧书,慢慢翻阅,细心品读,追忆没有忧愁和压力的日子,追忆天空总是蔚蓝的日子,删除思想中无边的烦恼,清洗生活的灰暗,增添人生的乐趣。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它能教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从中获得前人的宝贵经验;书籍可以规范和指导我们的行为,启迪和引导我们走好人生之路;书籍是人类漫长生活的积淀,它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精神的享受,还有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操的陶冶。

此时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人的一生匆匆,如果随波逐流的活着,那就等于愧对自己的生命了。

理想的文章12:放飞理想的翅膀

文/陈予涵

秋日的某一天,我坐在公园里看见了美丽的枫林。

大片的火红,成片的热情,是枫林带给我的震撼感受。枫林是团结的,枫林的生命力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她们的心与外衣一样都是火红的。枫树们手拉着手,怀着满腔的热情,共同勇敢前行。看看吧!她们把天空映得轰轰烈烈,就连上帝抖动着的绸缎,都由雪白的云朵变成了艳红的火团。枫林的热情感染了她周围的冷清,她的责任就是用她的火红与热情衬托和点缀秋天的季节。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我们怀揣着对未来彩虹般的梦想成长着,一天一天积累着能量、知识。当我们终于长大的时候,我们的青葱梦想也变得成熟了,我们便用自己一天一天沉淀下来的能量去实现我们的梦,把自己的青春力量交给这个时代、这个世界。

正冥思着,一叶殷红掉在了我头上,滑下我的脸庞,落在我的掌心,我凝视着它,思绪豁然澄明:在这个枫叶红的时节,我决心为了梦想与未来,放飞理想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理想的文章13:她带着她的理想,去了很远的地方

一大早,我便骑着我的脚踏车,飞奔到车站。

她还在等我,等我来送她。

可是大巴开始启动了,

叮嘱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就给了她一个暖暖的拥抱。

只愿她一帆风顺。

她背起画板,拖着行李箱。

她坐上了开向广州的大巴。

我站在车站边,挥着手,注视着,大巴越开越远了。而离她的理想就越来越近了。

曾经,她为了画画和家人大吵大闹。

现在,她终于可以去实现她的理想了。

她是我的好朋友。

她爱画画。我也爱。

只是我没有机会去学习。

我并不遗憾,因为我还有另一个属于我的人生。

我也带着我的理想,在努力着不放弃。

我渴望随着命运指引的方向,心平气和地、没有争吵、悔恨、羡慕,笔直走完人生旅途。--魏尔伦

理想的文章14:从容、淡定,我回来了

理想也好,梦想也罢,至少努力奋斗过。如今,人生轨迹改变也都成为常态,韧性让你更能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

毕业数—>几年,虽未拥有什么,但没什么可失去的,所以什么都拥有,而其实拥有很多。我很知足,我很幸福。

叽叽喳喳的浮躁丢弃了,轻熟女的年龄不适合,小女孩,真幸福。曾拒绝长大。

流水的时间,累积的年华,丢失了很多,得到了很多,最初的也模糊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这个时间,找回最初的某些,坐下,看书。慢下来。淡定处理,从容面对。后天努力,去弥补…

我想,我可以。

做自己。

张弛有道,浅行于世,浅行于心。受教了。

理想的文章15:我们的理想是什么

文/闫岩

那次从外地出差回来还没坐稳,张老师便打来电话,问我四点有没有时间?我回答有,马上过去,你准备一下吧。于是脸都没顾上洗一下,便马不停蹄往她的学校赶。

张老师是我做学生节目时认识的初中语文老师,相识以后,她从网上多多少少了解了我一些成长历程,几次邀请我去给她的学生讲励志。盛情难却,我答应了她。但我告诉她,我只会乱写,不会讲课。她说你不用讲作文,你的成长经历就是最好的课题。

路上,张老师打来电话问我,你打算讲什么主题?我想了想,说就讲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吧。

当我走进张老师的班里,首先看到的就是黑板上学生们已经写好的几个字: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对于没有讲稿也没有腹稿的我来说,面对我一无所知的学校,几十双期待的眼神,我真有些慌神。

为了先了解她的学校,我先提问了同学们几个问题。

我问:你们当中父母是公务员的请举手。

一个没有。

我又问:父母是做生意的请举手?

有三个举手。

我再问:父母是普通工人的请举手。

还是三个。

我接着问:父母是打工的请举手。

一个也没有。

我想再问一句:那你们的父母都是干什么的呀?

但是,我没有问出来。因为不用再问就可以断定,这些学生,没有官二代也没有富二代,是最平常老百姓家的孩子。因此也可以推断,这所学校是很普通的一所中学。

即使最普通的学校,即使最平常的孩子,也足已让我羡慕不已。我与学生们讲起关于我的故事。

我的家乡在一个群山环绕的穷山沟,家乡山不清水也不秀,全村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我家只有几间石头房,那还是母亲嫁过来后盖起来的,以前我的爷爷和爸爸都住在土窑里。在我上初二前,我没穿过一件新衣服,都是亲戚家的姐姐们穿剩下的。父亲当村干部,成天不着家也不赚钱,早起晚归,每天醉着回家。母亲为了供我和两个哥哥上学,卖起了豆腐。母亲晚上把豆子泡好,天还不亮就起来磨豆子,等我们起床,豆腐早已做好,母亲已经背着柳筐到街上去卖了。而锅里还会热着给我们准备好的早饭。就这样,母亲把大哥供到了大学,给二哥娶了媳妇。而我,却因为实在不忍心看着越来越驼背的母亲继续为我卖命,而放弃了考大学。

那年我十八岁,酷爱写作,并且写了几篇小文章在当地报纸副刊上得以发表,心便开始长出嫩嫩的翅膀,想飞出这压抑的大山。终于有一天,我忐忑地给父母写下了一纸字条,拿着手里仅有的100元钱离家踏上了寻找梦想的路途。其实,那时的梦想极其简单,只要能逃离大山,能在一所城市驻留,生存下去就算到达终点。

那时,我并不知道邢台是怎么的一个城市,来邢台完全是因为我曾经在这里的一本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叫作《母亲》的文章。唯一能和我扯上点边的便是编辑我这篇文章的老师。可是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我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找他。

离家出走的第一个晚上,秋风扫着落叶,我走在陌生城市的大街上,没有半点逃离大山的欣喜,只有满腹的恐惧。无论走到哪儿,手都踹在兜里紧紧地攥着仅剩的几十块钱,生怕一松手钱就会飞。但我心里却有一个信念:闫岩,你不能回头,你要是不能混出个人样来,死都不能回去。

那一晚,当我走累了,坐在某个大街的某个台阶上抱着行李包,头趴在行李包上,就那样迷糊到了天亮。第二天,我找到了一家中介所,想找一份工作,只要能吃能住什么工作都可以。于是我交了二十块钱中介费,找了一个撒广告的活儿干,干了一天才赚了五块钱。到了晚上才感觉这活儿不能干,钱少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我还是无住所。中介所的小姐姐看我可怜,免费让我留宿在她的宿舍一夜。

次日,我扮出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式,找到了那位编辑老师。编辑老师知道我的情况,联系他的同学为我找了一份可以住宿的工作:床单厂验单工。那是一个一天要工作十二小时的工作,工资每月三百多块,我已经很知足,起码我不会再浪迹街头,不会再挨饿受冻。

业余时间,我会去旧书摊买来一些报刊杂志,还会写一些小文章小故事,胡乱投出去,竟然不时地得以发表。后来,发表的越来越多,并且应《小小说选刊》的邀请参加了多次笔会,竟然得了一个“小小说作家”的虚名,这对我是一种多么大的鞭策与鼓励啊!

后来,开始写一些字数较多的故事,最多的是投武汉的《古今故事报》,没想到竟得到了一位女编辑的赏识,几乎每月都能发表一篇4000多字整版的故事,能得到近600元的稿费。这对于我来说,是多么大的一笔收入啊!我的心开始“狂野”,为了能安稳写作,我辞职在这个城市租了一间小房子做起了自由撰稿人。

后来的日子并不是太顺利,毕竟文化较低的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完成的不理想,一个月一千多块的收入仅仅能维持生活。

再后来,许多朋友劝我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做个保证,业余写东西。我渐渐明白,对于我这种没有多少文化的“伪文人”来说,不能把文字当成唯一。于是我把自己所发表的小文章做了一个剪贴本,拿着它到处找工作。

最可笑的是,当我找到现在所在的单位时,老板问我是什么学历,我竟连大专和本科都难以分清,可是老板却因为我的小文章留下了我。这是我人生中一个全新的起点,我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我喜欢的工作,写企业新闻稿,编内刊。

十多年来,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从没有放下写作。我想即使当不了大作家,也不会因此而舍下自己的爱好和追求。路还长,我还有许多学习的机会和时间。

出过几本小集子,便让外人看来有了一些成就。其实对于自己,仍然是普通人,只是有着比普通人更多的勤奋和梦想。学无止境,坚持不懈,梦想不断,永不停步,这便是我的理想和追求。

同学们听完我的故事,开始沉默不语,只有一个小男生举手问我:老师,老师,你现在是不是觉得上帝给你关上这扇门就会给你打开那扇窗这句话很有道理?

其实,这位小男生已经很明白,这句话很有道理,他只是想让我肯定一下而已。

我回答,当然有道理。比如我,上帝给我关上了富有这扇门,却给我打开了勤奋这扇窗,让我孜孜不倦地学习下去。

这个小男生又接着问:老师,老师,你现在有房有车有工作了,你还有理想吗?

我回答:有,我的理想永不止步,只有有理想有信念的人,上帝才不会小瞧他,才会给她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不管我们的家庭现在有多普通,不管将来的路有多坎坷,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去走,路,就一定会有出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