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擂鼓台去

笔构网

2023-09-24文/李远军情感

细数起来,已有整整两年未曾登过擂鼓台了。想在疫情暴发之前,无论春夏秋冬,从九条沟登上擂鼓台,如同家常便饭。加之,因旅游线开工,使得这一线道阻且长,迫使让登山成了一件难以完成的事。到擂鼓台是可以从汉漩路走的,但已习惯了从平石板徒步上山的行者,又觉得无多大意义。

这个秋天,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这雨水。趁着天气放晴,除了赶忙晒晒被子之外,三五成群去山头晒晒,应是一呼百应的趣事。夏天的时候,旅游线下段已逐步完成了硬化,想必全线的道路应是基本贯通。故而,试要约上三五好友,趁着这秋日里难得的太阳,骑上摩托,去这路上赏一番秋景,若是能遇上野生猕猴桃、八月炸、板栗,摘上一些,吃个鲜,倒也未尝不是一种乐趣。

虽说,旅游线尚未完工,但改道后的路线,对于摩行人来说,有着极度的舒适感。沿山盘踞而上,这路宽敞而平整。从高处远眺,有着山路十八弯的魅力,山路两旁尽是梯田,在空气中处处弥漫着稻香。在不急不缓的路上,又有多处人为施工而留下的小景,尤其是两处瀑布,雨后,水流汇集成涧,沿山倾斜而下,映射出七彩斑斓的彩虹,煞是好看,我想在通车后,这儿会成为游人的打卡地吧。再往上,硬化路段终结的地方,不远处,工程机械仍在施工。雨后的路面,积了不少的雨水,工程车来回运输山石,不停碾压让道路变得泥泞不堪。我等,只得小心翼翼前行,生怕将车子滑倒在泥坑里,摔成个"泥巴棒".

越是往上,这路变得无法行进。只得弃车而上。因是改道的原因,已无法辨别新路、老路的方向,不得不在林间另寻小路,钻刺笼、跃碎石,颇有丛林探险的感觉。距离上次徒步上山,是一年半前的事情。有太久的时间,没在山林里行走。刚登山数百步,便觉得气息不匀,腰膝腿软。

登山,于我等而言,不是难事。气息不匀,稍作调整即是。

登上大殿,出来相迎的是李景松道长。道长极为和善,他说:"八年前,之所以选择修道,是很多年前就植根于内心的事情。"由衷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喜欢清静独处,心中有信仰。这三者相互影响,更加坚定了他修道的信念。

几年前,冬雪素裹了整个擂鼓台的各个山头、石缝、树木。一位摄影师前去看望他。在住下的几日里,拍出了李道长松下吹箫、雪中舞剑等佳作。也正是这一幕幕,让更多的人感触到了李道长内心中那一份远离凡尘的宁静,也让人熟知了擂鼓台上修道人的日常生活。

道长早早嘱咐厨房,为我等安排斋饭。显得格外亲近,也就无需过多的推辞。山上的柴米油盐多是香客提供的,但大多蔬菜,是由道长们亲自耕作而来。小时候跟随父母上擂鼓台吃过一次斋饭,对于味道早已没了印象,只记得道长们叮嘱切不可浪费。后来得知,即使吃不下的,厨房也会再次收拾好后,将这些剩菜剩饭打包,交由下山的香客带回家养鸡喂猪。之前看过一部纪录片,是关于终南山修道人的生活,里面提到修道的人,在生火做饭时,是不会去砍伐林子的树木,生活的燃料全凭在树下去捡落下的枯枝落叶,不会伤及一切有生命的物体。

我想,在道家,修道,修的是自然,修的是顺其自然。

长久以来,我们早已被各种佐料、调味剂蒙蔽了味蕾。就算品过各色的菜肴,却也无法在自己的脑海深处评选出这一辈子品尝到的最美味的佳肴。而往往,在某处农家吃得一碗灶火饭,吃上一次只有油盐、老坛酸水烹饪的洋芋丝,却大为赞赏。如上,这一桌饭菜,除了用到油、盐、辣椒之外,再无其他。用最普通的食材,最简单的烹饪方法,保证各种食材本该有的芳香不会为外物而掩没,从而做出最自然的味道。在道家的眼里,做菜,也是顺从自然的修道法门。假设,《舌尖上的中国》来到紫阳介绍当地的美食,若是要我推荐,首推擂鼓台的斋饭,再是蒸盆子。

曾在汪曾祺的散文里,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在过去的老北京城里,有这样一个老头,每天做着重样的事情。买面、和面、做面、煮面、吃面、洗碗、晒太阳、睡觉,周而复始。汪老说这就是一活脱脱的庄子。大道至简,生活本该如此。曾有一友人,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各种吃,不管麻的、辣的、麻辣的……来者不拒。我笑道:你也是我们身边活脱脱的一庄子。别人钓鱼,或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庄子要去钓鱼,没有旁的理由,只因想吃肉而已,洒脱过一生。人生当如庄子,伺候好这一张嘴。

饭后,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临行前,李道长与我等一一握手作别。他言道:如你这般同是喜欢清静、能坚持的人,是与这儿有缘。多年前,曾言:我是这山的弟子。登山,亦是我的修道法门。把现下的日子过好,又何尝不是一个"隐"者呢?

大家都在看